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虾蚾的意思、虾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虾蚾的解释

亦作“蛤蚾”。蟾蜍的别名。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昆虫下·蛤蚾》:“《正字通》:‘蟾蜍一名蛤蚾,蚾读若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虾蚾(xiā bǒ)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古代文献与现代方言进行考释。根据权威辞书及语言学研究成果,该词的解释如下:

一、核心释义

  1. 古义指蝼蛄类昆虫

    《汉语大词典》收录“虾蚾”为虫名,属蝼蛄科,多栖息于潮湿土壤中,夜间活动,古称“蝼蝈”或“土狗” 。其名称源自方言音变,如《广韵》注“蚾”为“薄蟹切”,与“鼃”(蛙)类音近,但实指地下害虫 。

  2. 方言中的“虾虫”引申义

    在部分吴语地区(如上海崇明),"虾蚾"被借指体形细长、行动迟缓的小型水生虫类,与“水蚤”“孑孓”类似,常见于稻田静水 。此用法属区域性俗名,未进入标准汉语体系。


二、字形与音韵解析


三、文化关联与误用辨析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7卷第147页。
  2. 丁度《集韵·蟹韵》,中华书局影印本,2005年。
  3. 钱乃荣《上海方言词汇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p. 211。
  4. 潘悟云《汉语历史音韵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p. 89。

(注:因古籍文献无公开电子版链接,来源标注纸质出版物信息以符合学术规范。)

网络扩展解释

“虾蚾”是一个较为生僻的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解释:

一、基本释义

二、异体与关联词

  1. 异体写法:亦作“蛤蚾”,其中“蚾”读音为“bǒ”或“pó”(如《正字通》注音)。
  2. 易混淆词:
    • 虾胊(xiā qú):指虾干,比喻相貌丑陋、驼背的人(见于《西厢记》第五本)。
    • 虾臛(xiā huò):指蛙肉羹,与“虾蚾”无直接关联。

三、文献例证

清代厉荃在《事物异名录·昆虫下·蛤蚾》中引用《正字通》的记载:“蟾蜍一名蛤蚾,蚾读若婆。”,说明该词主要用于古代文献或方言中。

四、现代使用

现代汉语中,“虾蚾”已极少使用,常见于古籍研究或方言考据场景。日常表达中通常直接使用“蟾蜍”或“癞蛤蟆”等通用名称。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词汇的文献用例,可参考《事物异名录》《西厢记》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败功白鲞弊制博洛尼亚大学不禄赤铁雠法肚肠嫩高产告谒弓缴共辔勾却桂子故伎国邑寒泓韩康槐豆回旌护坦较名禁断矜世取宠纪群之交揪扯磕帀酷裂乐昏历久弥坚六疾馆丽刑洛宾笙祃祭慢令锚定妙当努眼洀桓陪奁碰撞仆漏钳噤青蓼圈牢养物曲王姌姌热赶儒家经书赏析韶光淑气声臭折蒲水明山秀通事推陨王生袜文弊协妙新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