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冰雪的意思、冰雪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冰雪的解释

[be pure like ice and snow] 比喻清纯

详细解释

(1).冰和雪。《后汉书·西羌传论》:“﹝ 段熲 ﹞被羽前登,身当百死之陈,蒙没冰雪,经履千折之道,始殄西种,卒定东寇。” 唐 杜甫 《人日》诗之一:“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阴时。冰雪鶯难至,春寒花较迟。”《云笈七籤》卷三:“人之情性为利欲所败,如冰雪之曝日,草木之沾霜。” 陈毅 《由太行山西行阻雪》诗:“冰雪何时融,征程从此错。”

(2).指冻雪。 唐 杜甫 《题张氏隐居》诗之一:“涧道餘寒歷冰雪,石门斜日到邱林。” 仇兆鳌 注:“冰雪犹言冻雪。”

(3).形容心地纯净洁白或操守清正贞洁。 隋 江总 《入摄山栖霞寺》诗:“浄心抱冰雪,暮齿逼桑榆。太息波川迅,悲哉人世拘。” 唐 高适 《酬马八效古见赠》诗:“奈何冰雪操,尚与蒿莱羣。” 宋 文天祥 《正气歌》:“或为 辽东 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明 吴肃公 《江氏双节妇》诗:“海水亦何深,明月亦何皎,两两冰雪心,天地无终老。” 清 姚鼐 《旌表贞节大姊六十寿序》:“吾尝閲 归熙甫 作 顾文康 之女寿序,言其家隆盛,能以艷阳桃李之年,而有冰雪风霜之操。”

(4).形容文章辞意高雅清新。 唐 孟郊 《送窦庐策归别墅》诗:“一卷冰雪文,避俗常自携。” 唐 贾岛 《酬栖上人》诗:“静览冰雪词,厚为酬赠颜。” 唐 李咸用 《览友生古风》诗:“一卷冰雪言,清泠冷心骨。分明古雅声,讽諭成凄切。”

形容肌肤洁白滑润。《庄子·逍遥游》:“ 藐姑射 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穀,吸风饮露。” 郭庆藩 集释:“冰,古凝字,肌肤若冰雪,即《诗》所谓肤如凝脂。”《云笈七籤》卷六6*四:“﹝ 王屋真人 ﹞夫妇之颜俱若冰雪,探幽索隐,每亦相随。” 元 萨都剌 《鬻女谣》:“闭门爱惜冰雪肤,春风绣出花六株。人夸颜色重金璧,今日飢饿嗁长途。”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冰雪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冰雪”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四个层面解析:

一、基本含义 指自然界的冰和雪,表示极寒冷的环境。如《后汉书》记载“蒙没冰雪”形容行军途中遭遇冰封雪覆的自然环境,陈毅诗句“冰雪何时融”也直接描述严寒气候。

二、象征意义

  1. 高洁品格:比喻忠贞心志与高尚情操,如王昌龄“一片冰心在玉壶”以冰雪喻清廉,文天祥《正气歌》“清操厉冰雪”赞颂气节。
  2. 纯净特质:形容心灵或事物的纯粹无瑕,如隋代江总诗句“浄心抱冰雪”暗喻超脱世俗的洁净心境。

三、文学修辞

  1. 环境描写:杜甫“涧道餘寒歷冰雪”通过冰雪营造萧瑟意境;
  2. 对比手法:如《云笈七籤》“利欲败性情,如冰雪曝日”用冰雪消融比喻道德沦丧。

四、现代应用

  1. 地理术语:指代冰川、冻土等特殊地貌(提到“冰雪季节性消融区”);
  2. 文化符号:成为冬季运动、冰雪节等活动的代称,如2022北京冬奥会相关宣传中高频使用。

◆附加信息

建议需要具体例句或更多文学典故可查看、8、10的诗歌引用。

网络扩展解释二

冰雪(bīng xuě)一词的拆分部首是冫和雪,共有8个笔画。它表示寒冷的天气中所出现的冰和雪,常用来形容冬季的严寒景象。 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的进化过程。古时候,人们用象形字来记录事物的名称和形态。冰的象形字是一个水体结冰的形状,表示冷冻的状态。雪的象形字则由雨和犁两个部分组成,表示从天上落下的雨点。 冰雪在繁体中写作冰雪,与简体中的写法一致。 古代汉字的字形与现代的汉字略有不同。冰的古代字形有时是冫雪,即采用雪字的形状;雪的古代字形有时是夊雪,即在雪字的左侧加上一个夊部。 一些例句中使用了冰雪这个词,例如: 1. 冬天来了,大地上铺满了洁白的冰雪。 2. 冰雪覆盖的山峰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美丽的光芒。 3. 冰雪消融之后,春天的花朵就会绽放。 冰雪可以与其他词语组成词组,例如:冰雪世界、冰雪王国、冰雪运动、冰雪奇缘等。 与冰雪有相关意义的近义词包括寒冷、冻结、结冰。而与之相反的反义词有温暖、融化、解冻等。 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