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面垢黑。《楚辞·王褒<九怀·蓄英>》:“蒶藴兮霉黧,思君兮无聊。” 王逸 注:“愁思蓄积,面垢黑也。” 唐 韩愈 孟郊 《征蜀联句》:“念齿慰霉黧,视伤悼瘢痆。” 孙汝听 注:“霉黑,面黑也。念其岁老而有霉黧者,则慰安之。”
“霉黧”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字面与引申义两方面解析:
指面部污黑、晦暗,多因愁苦或困顿所致。例如:
比喻遭遇不幸或运气不佳,如霉运缠身。此用法结合了“霉”(发霉变质)与“黧”(黑暗不吉)的意象,强调境遇的困顿。
该词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多出现在古籍或学术讨论中。如需更完整的文献例证,可参考《楚辞》及唐代诗文注释。
霉黧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分组成:霉和黧。
霉的主要部首是雨,总笔画数为12;黧的主要部首是黑,总笔画数为17。
霉黧最早出现在《康熙字典》中,其意思是指眼睛黯淡无光,形容眼睛看不清楚的样子。
霉黧的繁体字为「黴黧」。
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霉黧在古时候的写法为「黣黧」。
1. 他病得很重,眼睛已经霉黧了,什么都看不见。
2. 这个房间通风不好,充满了霉黧的味道。
1. 社会的霉黧
2. 霉黧不堪
3. 样子黧黑霉黧
1. 黯淡
2. 朦胧
3. 朦朦胧胧
1. 清晰
2. 明亮
3. 透彻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