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汙邪的意思、汙邪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汙邪的解释

亦作“污邪”。1.污秽邪6*恶。《荀子·君道》:“脩道之人,污邪之贼也。今使污邪之人论其怨贼而求其无偏,得乎哉!” 清 王晫 《今世说·夙惠》:“今此江有神,倘一涉污邪,致干神谴,葬於鱼腹,即何日得復见父母乎?”

2.谓着了邪气,神志失常。《醒世姻缘传》第八一回:“罢,怪丫头!污邪了胡説的甚么!”

3.地势低下的田。《史记·滑稽列传》:“甌窶满篝,污邪满车。” 司马贞 索隐引 司马彪 曰:“污邪,下地田。” 宋 范成大 《雨后田舍书事》诗:“向来矜寡犹遗秉,此去污邪又满车。” 清 孙枝蔚 《再生诗为汪长玉赋》:“为长贵身劳,何时耕污邪?”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汙邪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汙邪"(wū xié)是汉语中较为生僻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以下两个角度解析:

一、地理概念 指低洼积水的田地,属古代农业术语。此义项出自《史记·滑稽列传》:"瓯窭满篝,汙邪满车",描述水涝洼地通过治理后丰收的景象。东汉学者郑玄注《周礼》时,亦用此词指代排水不良的涝田。

二、道德概念 引申为卑劣奸邪的人或行为,含强烈贬义。如清代朱彝尊《曝书亭集》中"诛汙邪以明法",即以法律惩处奸邪之徒。该用法在《荀子·非相》等典籍中可见类似表述,指违反伦理纲常的恶劣品性。

注:该词现代多作"污邪",属书面语用词,日常口语中已较少使用。具体释义可参考《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9年纸质版)第5册第765页。

网络扩展解释

“汙邪”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1. 污秽邪恶
    指道德或行为上的不洁与邪恶。例如《荀子·君道》中提到“污邪之贼”,强调污邪之人难以公正评判是非。清代王晫的《今世说·夙惠》中亦用此词描述触犯神灵的恶行,体现其道德贬义色彩。

  2. 低洼的田地
    在农业语境中,“汙邪”可指地势低洼的农田。这类土地因易积水,常需特殊耕作方式,古代文献中多用于描述地理特征或农事环境。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古代训诂文献或《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

别人正在浏览...

按纳榜妾鉢头崇嶐出监从辇寸田怠安大教学论倒转雕虫手短策风尘表物分疏凫趋雀跃辅援陔步干燥器聒地鼓钲汗溶溶耗耄护身佛检核简懒交驰絜知景升牛刳腹劳叨猎涉离罻隆隆苗扈鸣鹤舟妞儿贫儿平虑草迫亟蒲酒秦墟祈请劬俭人爪散侯社会贤达视盲世曲失权疏索遂德琐士贴断驼色刓阙五木香羞渫雨西门豹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