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五时节的意思、五时节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五时节的解释

谓端阳节。 马骏声 《端阳赫丽楼独酌》诗:“异乡初度五时节,浊酒难降十地魔。”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五时节是中国古代历法中的特殊时间划分体系,指将一年划分为五个阶段以对应自然物候变化的传统分类方式。该概念源自先秦时期阴阳五行学说与农耕文明的结合,《周礼·天官》中已有"以五时节其气"的记载。

其具体划分存在两种主流解释:

  1. 五行对应说:按照木、火、土、金、水五行属性,将全年分为春(木)、夏(火)、季夏(土)、秋(金)、冬(水)五时段,每段72日,见于《礼记·月令》郑玄注。
  2. 农事周期说:依据黄河中下游农业活动规律分为备耕期(立春至春分)、播种期(清明至立夏)、生长管理期(芒种至处暑)、收获期(白露至霜降)、冬藏期(立冬至大寒),该分类被收录于《中国农书集成》。

在文化内涵层面,五时节系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其划分标准融合了太阳运行轨迹、物候特征及农事活动,成为古代制定《夏小正》《月令》等历法文献的重要依据。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研究中心近年通过出土简帛文献证实,战国时期楚地已存在以五时节为基础的祭祀体系。

网络扩展解释

“五时节”是端午节的别称,指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该词在古籍和诗词中常被使用,例如近现代诗人马骏声在《端阳赫丽楼独酌》中写道:“异乡初度五时节,浊酒难降十地魔”,直接以“五时节”代指端午节。

需要注意的是,“五时”在其他语境中可能有不同含义,如佛教术语中特指佛陀说法的五个时期(华严时、鹿苑时等),或指代春、夏、季夏、秋、冬五个时令,但这些与“五时节”的端午节含义无关。

别人正在浏览...

伯娘残落常局虫草等高种植氐人国东京梦华录讹落耳软心活匪解俸深缝线奋权核仁黄毛丫头幻泡贿雇假定交精狡兔三穴己亥杂诗吉呵德几将口岸苦力雷精掠剩连从两宋离驹鎏银留镇鹿葱明晳弄笔头藕粉钱龙清候去火日车若合符节上池水审览诗场诗轴师专说客蜀中四田天理昭然铁蒺藜骨朵铁军通扯吐茹微辩危窘崴嵬香侣小不平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