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泛指各種疾病和緻病因素。 元 劉唐卿 《降桑椹》第二折:“太醫雲:‘我會醫四肢八脈。’ 糊突蟲 雲:‘我會醫五勞七傷。’”《中國現在記》第三回:“任是你五勞七傷,一切疑難雜症,一經他治,無不手到病除。” 康有為 《大同書》甲部第三章:“大同之世,生人最樂,内無五勞七傷之感,外極飲食、宮室、什器、服用、道路之精。”參見“ 五勞 ”、“ 七傷 ”。
“五勞七傷”是中醫理論中用于概括多種緻病因素及虛損病症的術語,其内涵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五勞七傷”泛指由不良生活習慣、情志失調等引起的身體虛損和疾病。該詞最早見于《素問·宣明五氣》和《諸病源候論》,是中醫“治未病”理念的重要體現。
五勞(兩類解釋):
七傷(綜合解釋):
此概念提示現代人需注意生活方式與健康的關系,具體病症建議咨詢中醫師辨證施治()。
《五勞七傷》是一個成語,意思是五種過度勞累引發的身體不適,以及七種傷害一人身心的因素。拆分部首為一手旁,立封旁,心字底。它的筆畫數為22畫。
《五勞七傷》一詞來源于《禮記·坊記》:“五勞七傷,蓋人之所有為憂也。”它原指人們在生活和工作中過于勞累,心身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在古代,人們将五勞指代五種過分繁忙的工作,七傷指代七種傷害身心的因素。
在繁體字中,「五勞七傷」是對《五勞七傷》的繁體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中也有一些變體,例如「五勞七傷」、「五勞七傷」等,在不同的文獻和書籍中可能存在細微的差異。
以下是一些使用《五勞七傷》的例句:
1. 最近工作繁忙,經常熬夜加班,感覺遭遇了五勞七傷。
2. 過度使用電子設備對眼睛造成極大的傷害,是五勞七傷中的一種表現。
與《五勞七傷》相關的一些組詞有:
1. 七傷八倒(指身心遭到七種傷害并且倒下)
2. 勞碌命(指過度勞累的人的命運)
與《五勞七傷》意義相近的詞有:
1. 勞累疲倦
2. 疲憊不堪
與《五勞七傷》意義相反的詞有:
1. 舒適輕松
2. 慵懶享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