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蟾酥麨的意思、蟾酥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蟾酥麨的解释

刮取蟾酥后用面粉和成的块,可供药用。 唐 冯贽 《云仙杂记·辨琴秦楚声》:“ 李龟年 至 歧王 宅,闻琴声,曰:‘此 秦 声。’良久,又曰:‘此 楚 声。’主人入问之,则前弹者 陇西 沉妍 也;后弹者 扬州 薛满 。二妓大服,乃赠之破红綃、蟾酥麨。”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蟾酥麨是由“蟾酥”与“麨”组合而成的中药炮制术语或制剂名称,指将干燥的蟾酥研磨成极细粉末(状如炒面)的加工品。其核心含义解析如下:

  1. 词义分解

    • 蟾酥 (Chánsū):指蟾蜍(主要是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耳后腺及皮肤腺分泌的白色浆液,经收集干燥后形成的固体物。其性辛温,有毒,归心经,具有解毒消肿、止痛、开窍醒神等功效,是重要的中药材 。
    • 麨 (Chǎo):原意指炒熟的米、麦等磨成的粉,即炒面。在中药术语中,“麨”引申指将药物加工成极细、干燥、松散如炒面状的粉末 。
    • 蟾酥麨 (Chánsū Chǎo):合指将干燥的蟾酥块研磨或粉碎加工成的极细粉末制剂。这种形态便于准确称量、配伍入药(如丸散)和外用敷贴。
  2. 炮制目的与特点

    • 降低刺激性与毒性:生蟾酥毒性较强,对粘膜(如口腔、眼)有强烈刺激性。制成极细粉末(麨)是其炮制过程的一部分,有助于后续的酒制或乳制等进一步减毒增效处理。
    • 便于制剂与应用:粉末形态极大方便了蟾酥在传统中成药(如六神丸、梅花点舌丹)中的配伍使用,也适用于外科调敷。
    • 质量控制:传统要求蟾酥麨质地细腻、色泽均匀、干燥无杂质,以保证药效和用药安全 。
  3. 主要用途

    • 内服:用于痈疽疔疮、咽喉肿痛、中暑神昏、腹痛吐泻等症。常作为成分入丸散剂,用量极小且需严格控制。
    • 外用:研末调敷或掺于膏药,治疗疮疡肿毒、瘰疬结核、牙龈肿痛等。

权威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蟾酥麨”是一个源自古代文献的词语,其含义在不同来源中存在一定差异,需结合权威资料综合解释:

一、基本释义 该词指将蟾蜍耳后腺分泌物(即蟾酥)与面粉混合制成的块状物,主要用于药用。制作方法包括刮取蟾酥后,通过干燥、和面等工序成型。

二、历史文献依据 最早见于唐代冯贽《云仙杂记·辨琴秦楚声》,记载李龟年赠予他人“破红绡、蟾酥麨”的情节,侧面反映其药用或贵重属性。

三、与“蟾酥”的区别

四、争议说明 部分非权威来源(如)将其解释为“形容食物鲜美”,可能与字面拆分误解有关。但综合古籍记载及药学资料,药用制品的解释更为准确。

建议:若需深入考证,可查阅《云仙杂记》《本草纲目》等原始文献,或参考现代中药炮制学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班谕边锁诐遁别颜壁人逼拶彩色影片苍乌禅斋冲途垂佑颠到鄂君翠被防扼逢留辐射对称父析子荷纥刺星过府冲州虎彪彪桀慠寄观金人偈近用极谱酒店朘盗可喜娘恐耸詟栗匮盟困蹶廊庙才烂辉辉蜡酺梁渠灵草令准六阳首级嫠忧门下客闹阔拟捍侬阿品馔敲菱壳啓程穷野全躯阙废绳套恃爱适俗随时顺水行舟司搏叹誉卫乐魏阙无愧衾影小畦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