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蟾酥麨的意思、蟾酥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蟾酥麨的解釋

刮取蟾酥後用面粉和成的塊,可供藥用。 唐 馮贽 《雲仙雜記·辨琴秦楚聲》:“ 李龜年 至 歧王 宅,聞琴聲,曰:‘此 秦 聲。’良久,又曰:‘此 楚 聲。’主人入問之,則前彈者 隴西 沉妍 也;後彈者 揚州 薛滿 。二妓大服,乃贈之破紅綃、蟾酥麨。”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蟾酥麨是由“蟾酥”與“麨”組合而成的中藥炮制術語或制劑名稱,指将幹燥的蟾酥研磨成極細粉末(狀如炒面)的加工品。其核心含義解析如下:

  1. 詞義分解

    • 蟾酥 (Chánsū):指蟾蜍(主要是中華大蟾蜍或黑眶蟾蜍)耳後腺及皮膚腺分泌的白色漿液,經收集幹燥後形成的固體物。其性辛溫,有毒,歸心經,具有解毒消腫、止痛、開竅醒神等功效,是重要的中藥材 。
    • 麨 (Chǎo):原意指炒熟的米、麥等磨成的粉,即炒面。在中藥術語中,“麨”引申指将藥物加工成極細、幹燥、松散如炒面狀的粉末 。
    • 蟾酥麨 (Chánsū Chǎo):合指将幹燥的蟾酥塊研磨或粉碎加工成的極細粉末制劑。這種形态便于準确稱量、配伍入藥(如丸散)和外用敷貼。
  2. 炮制目的與特點

    • 降低刺激性與毒性:生蟾酥毒性較強,對粘膜(如口腔、眼)有強烈刺激性。制成極細粉末(麨)是其炮制過程的一部分,有助于後續的酒制或乳制等進一步減毒增效處理。
    • 便于制劑與應用:粉末形态極大方便了蟾酥在傳統中成藥(如六神丸、梅花點舌丹)中的配伍使用,也適用于外科調敷。
    • 質量控制:傳統要求蟾酥麨質地細膩、色澤均勻、幹燥無雜質,以保證藥效和用藥安全 。
  3. 主要用途

    • 内服:用于癰疽疔瘡、咽喉腫痛、中暑神昏、腹痛吐瀉等症。常作為成分入丸散劑,用量極小且需嚴格控制。
    • 外用:研末調敷或摻于膏藥,治療瘡瘍腫毒、瘰疬結核、牙龈腫痛等。

權威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蟾酥麨”是一個源自古代文獻的詞語,其含義在不同來源中存在一定差異,需結合權威資料綜合解釋:

一、基本釋義 該詞指将蟾蜍耳後腺分泌物(即蟾酥)與面粉混合制成的塊狀物,主要用于藥用。制作方法包括刮取蟾酥後,通過幹燥、和面等工序成型。

二、曆史文獻依據 最早見于唐代馮贽《雲仙雜記·辨琴秦楚聲》,記載李龜年贈予他人“破紅绡、蟾酥麨”的情節,側面反映其藥用或貴重屬性。

三、與“蟾酥”的區别

四、争議說明 部分非權威來源(如)将其解釋為“形容食物鮮美”,可能與字面拆分誤解有關。但綜合古籍記載及藥學資料,藥用制品的解釋更為準确。

建議:若需深入考證,可查閱《雲仙雜記》《本草綱目》等原始文獻,或參考現代中藥炮制學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愛素好古拜荷半散保健站苯基不成體統蟾蜍宮抽抽賜蠲丹泣刀勞鬼大中定武石東徙西遷都撚恩化匪兕忿恨浮沫幹侯耕發耿耿鈎染管照鼓鼓囊囊故客回戈會意火寸金籯舊雨重逢既已考訊蝌鬥鳥迹賴賴領水廬阜醲醞懦衷耆耉棄家蕩産七裡香拳拳盛意山岬社群石閣試墨樹桄死身分歲制太始雪亭伯亭亭玉立投鈎未壹武溪深纖度小秋收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