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喻忧国。 严复 《原强》:“安知今之所谓强邻者不先笑后号咷,而吾子漆嘆嫠忧,所贬君自损者,不俯吊而仰贺乎?”参见“ 嫠不恤纬 ”。
“嫠忧”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词汇,其核心含义与“寡妇的忧虑”相关,后特指一种超越个人得失、心系国家安危的深切忧患意识。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本义指寡妇。《说文解字·女部》:“嫠,无夫也。”如《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嫠也何害?先夫当之矣。”
表忧虑、愁苦。《尔雅·释诂》:“忧,思也。”
组合义:字面即“寡妇的忧思”,引申为对无关自身却关乎大义的深切关怀。
“嫠不恤纬,而忧宗周之陨”(《左传·昭公二十四年》)
春秋时期,郑国大夫子大叔引用民间谚语,描述一位寡妇不担忧自己织布的纬线短缺,反而忧虑周王朝的覆亡(“嫠不恤其纬,而忧宗周之陨,为将及焉”)。
比喻普通人超越自身处境,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体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内核。
固定为“嫠忧宗周”或“嫠纬之忧”,成为汉语中表达“忘私忧国”的经典意象。如清代顾炎武《日知录》:“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正谓嫠纬之忧也。”
文人常借“嫠忧”抒发家国情怀。苏轼《晁错论》中以“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暗合“嫠忧”精神。
多用于政论、历史评论或文学创作,强调对公共事务的深切关怀。例:“面对环境危机,知识分子当怀嫠纬之忧,奔走呼号。”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释“嫠忧”为:“寡妇的忧思。后泛指忧国忘家之情。”
权威参考来源:
“嫠忧”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与典故密切相关,主要用于比喻忧国之情。以下从词义、出处、用法等方面进行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嫠忧”字面指寡妇的忧虑,但实际引申为“不在其位而忧国”的忘私情怀。该词源于“嫠不恤纬”的典故,原指寡妇不担忧自己织布的纬线短缺,反而忧虑国家安危。
典故来源
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四年》:“嫠不恤其纬,而忧宗周之陨。”意为寡妇不愁自家织布的纬纱不足,却担心周王朝的覆灭,恐祸及自身。后以“嫠忧”代指普通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语境适用
多用于书面表达,强调非官宦之士心系国家的责任感。例如近代严复在《原强》中写道:“吾子漆嘆嫠忧,所贬君自损者,不俯吊而仰贺乎?”,借“嫠忧”表达对时局的忧虑。
相关成语
“嫠忧”通过寡妇忧国的意象,生动诠释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其核心在于超越个人处境,关注更宏大的家国命运,常见于历史文献与文学作品,现代使用则多具修辞色彩。
辩对变骇鼻塌脣青城头赤口烧城春度丹岑噉饮遁身韥丸阏抑反反芬蒀腐肉高蹇光顾广厚广袤归告过犯花间四友伙友鉴空衡平接笋进援舅妈纠听蹶蛩惧惑老油子了然于胸晾晒醴酪灵休买赋南顿撵转女流之辈千夫指前截儿蒨蔚弃法轻煗琼蕤七星灯曲穴任从风浪起,稳坐钓鱼船涉俗贳死淑容四畅诉白特科天墨通谱畏备无为而成无餍香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