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寒食散。又称五石更生散或单称散。配剂中有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钟乳石、硫黄等五石,故名。相传其方始于 汉 代,盛行于 魏 晋 。 魏 晋 名士 何晏 裴秀 等都服散,竟成一时风气。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何平叔 云:服五石散非唯治病,亦觉神明开朗。” 宋 马永卿 《懒真子》卷五:“ 后汉 以来,方书中有五石散,又谓之寒食散。” 鲁迅 《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五石散’是一种毒药……大概是五样药:石钟乳、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亦省称“ 五石 ”。《隋书·循吏传·梁彦光》:“父遇篤疾,医云饵五石可愈。时求紫石英不得。”
五石散是中国古代一种著名的中药散剂,具有复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影响。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五石散又称寒食散或五石更生散,主要成分为五种矿物药。根据多个文献记载,其核心成分包括:
《世说新语》记载何晏称其“非唯治病,亦觉神明开朗”,侧面反映魏晋名士借药效追求精神放达的状态。
(完整信息可参考沪江词典、中医中药网等来源)
《五石散》是指一种古代中药方剂,常用于治疗尿路结石症状。它由五种石草药制成,具有通淋、消滞、散结的作用。
《五石散》的拆分部首为“石”和“散”,其中“石”是汉字的基本部首之一。
“石”字的构成由3画组成,而“散”字的构成由10画组成。
《五石散》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中医药学。它最早出现在《景岳全书·泌尿病》一书中,由明代医学家李时中所著。
《五石散》的繁体字为「五石散」。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以《五石散》中的“散”字为例,古时候的写法为「散」。
1. 最近,我爷爷患上了尿路结石,正在服用《五石散》进行治疗。
2. 据说《五石散》在中医药学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1. 五味散
2. 石头
3. 神奇散
4. 散步
5. 五光十色
1. 石腺
2. 消石散
3. 排石散
4. 草石膏
5. 碎石散
1. 结石
2. 石症
3. 小便困难
4. 尿路不畅
5. 尿液混浊
谤亵悲恸薄田长工长善长翼朝贵乘乘宸造抽芽垂名竹帛风胡俯拾概念的限制诡遇瘑疮国户和容悦色讧诈黄婆捡幅贱子尖嘴薄舌决明居先夸蛾癞痢牢祭乐方鳞鱽琳馆楼榭鸾旃煤油目击道存母姊妹南斋佞给庞鸿惬心取势日晷上干闪开山圈生意盎然神州市道胎骨退一步未可威神文艺复兴无缺五题五镇乌珠小康鰕鱼信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