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五法的意思、五法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五法的解释

(1).谓规、矩、绳、权、衡。《礼记·深衣》:“五法已施,故圣人服之。故规、矩取其无私,绳取其直,权、衡取其平,故先王贵之。” 孙希旦 集解:“谓规、矩、绳、权、衡也。”

(2).谓仁、义、礼、智、信。《大戴礼记·盛德》:“天子三公合以执六官,均五政,齐五法,以御四者,故亦惟其所引而之。” 卢辩 注:“五法,谓仁义礼智信。”

(3).佛教谓名、相、分别、正智、真如。《入楞伽经》卷七:“何等五法?一者名,二者相,三者分别,四者正智,五者真如……一切佛法,皆入五法中。”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一、古代法律术语中的"五法"

指中国古代五种基本刑罚的统称,源于《周礼·秋官·司刑》。具体包括:

  1. 墨刑(面部刺字)
  2. 劓刑(割鼻)
  3. 剕刑(断足,又称"刖刑")
  4. 宫刑(破坏生殖器官)
  5. 大辟(死刑)

    此分类体现了早期中国法律体系的刑罚结构,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

    来源:


二、中医理论中的"五法"

指中医诊断的五种核心方法,源自《黄帝内经》:

  1. 望法(观察神色、形态)
  2. 闻法(听声音、嗅气味)
  3. 问法(询问症状、病史)
  4. 切法(脉诊与触诊)
  5. 按法(按压身体部位诊察)

    此为中医辨证施治的基础,强调综合判断疾病本质。

    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五法”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因语境和领域不同而有差异,以下是主要解释:

一、传统工具与规范(儒家经典)

指规、矩、绳、权、衡五种工具,象征社会规范和公平准则。

二、儒家伦理(五常)

指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标准。

三、佛教概念(唯识学)

佛教中“五法”指名、相、分别、正智、真如,用于解析心识与现象的关系:

  1. 名:事物的名称;
  2. 相:事物的表象;
  3. 分别:对名相的辨别;
  4. 正智:超越分别的智慧;
  5. 真如:终极真实本性。

四、中医治法(伤寒五法)

指中医治疗伤寒的五种基本方法:

  1. 发表:辛温/凉解表(如麻黄汤、银翘散);
  2. 解肌:解除肌表之邪(如桂枝汤);
  3. 和解:调和半表半里证(如小柴胡汤);
  4. 攻里:清除内邪;
  5. 救里:治疗内伤重症。

五、法律相关(特定术语)

现代语境中可代指国防法、国家安全法、军事设施保护法、保守国家秘密法、反间谍法五部法律的统称。


“五法”在不同领域含义迥异,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如需更详细分类或出处,可查阅《礼记》《大戴礼记》或佛教唯识学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背戾步廊不序不直一钱才可蝉清处姊打调砥原东林寺钝劣敦引二婚亲发晶法酒偾张搆难棺郭孤蔽骇机汉律寒暑表黑风孽海黄帝内经渐诈戢戈积功金房经星几年近亲繁殖鸡舌垦草狼嘷牢牢临御历说埋祟秘书省内妓女英旁开佩章谱敍欺狂青芒履全称判断戎场上紧盛乐市道豕突狼奔实象时政同盘碗内拿蒸饼乌宝限塞效戾小名[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