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握粟出卜的意思、握粟出卜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握粟出卜的解释

《诗·小雅·小宛》:“握粟出卜,是何能穀。” 郑玄 笺:“但持粟行卜,求其胜负。”后用以指祈求神明护佑,去凶赐吉。《三国志·魏志·陶谦传》“ 广陵 太守 琅邪 赵昱 , 徐方 名士也,以忠直见疏”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谢承 《后汉书》:“ 昱 年十三,母尝病,经涉三月。 昱 惨戚消瘠,至目不交睫,握粟出卜,祈祷泣血,乡党称其孝。”亦省作“ 握粟 ”。 清 黄宗羲 《高古处府君墓表》:“有所疑者,待君而决。君亦间应握粟之求,无不奇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握粟出卜”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典籍的成语,现多用于形容占卜问卦的行为,其字面与引申含义如下:


一、字面释义


二、典故出处与文献依据

该成语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小宛》:

“握粟出卜,自何能穀?”(手持粟米去占卜,怎知自己能否吉祥?)

此句表达了对占卜结果的疑虑,暗含命运难测之意。

权威文献解析:

  1. 《毛诗正义》(汉代郑玄注)释为:“持粟卜筮,欲问吉凶之道。” 强调以粟为酬的占卜形式。
  2. 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疏》 进一步注解:“粟者,卜筮之酬物。” 指出粟米是占卜的酬谢品。
  3.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在“卜”字条提及:“古者卜用牲,亦用粟”,印证粟在占卜中的物质功能。

三、文化内涵与引申意义

  1. 占卜习俗的缩影:

    反映先秦时期“以物易卜”的民间信仰,粟米因易得且象征生计,成为平民占卜的常见酬劳。

  2. 对未知的探求与无奈:

    原诗句“自何能穀”透露出对占卜效用的质疑,引申为对命运无常的困惑,或对不可控事物的忧虑。

  3. 后世文学化用:

    如宋代文人笔记常以“握粟问卜”喻指盲目求助神秘力量,暗含批判意味(例:《鹤林玉露》)。


四、现代使用场景


学术参考文献:

  1. 《诗经译注》(周振甫注),中华书局,2010年.
  2. 《毛诗正义》(郑玄笺,孔颖达疏),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3. 《说文解字注》(段玉裁),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
  4. 国学导航《毛诗正义》在线检索:http://www.guoxuedashi.com/maoshi/
  5.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诗经》原文库:https://ctext.org/book-of-poetry/zh

网络扩展解释

“握粟出卜”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进行解释:

一、出处与基本释义
该成语最早出自《诗经·小雅·小宛》中的“握粟出卜,是何能谷”, 郑玄注解为“持粟行卜,求其胜负”,即手持粟米进行占卜,祈求神明判断吉凶。后引申为通过占卜祈求神明护佑、趋吉避凶的行为。

二、典故与用法
三国时期广陵太守赵昱的孝行故事是典型用例:他因母亲患病三月,日夜侍奉,“握粟出卜,祈祷泣血”,最终乡党赞其孝心。该成语多用于书面语,作谓语或宾语,含褒义色彩,结构为偏正式。

三、语言特征

总结
此成语承载古代占卜文化内涵,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若需查看更多文献用例,可参考《后汉书》等典籍记载。

别人正在浏览...

矮人驳藓长夜蚩氓词府葱菁地理钉封断縴多才二三其节凡儿负气斗狠广文馆呵卵脬画粉滑淖慌慌回皈架车间行嘉巧节角惊伏荆革菤葹剧场脍残诳呼狼外婆莲花幕琳珪麟鸿离匹命体女宿洽览畦径穷奢极欲弃伪从真綦绣散适筛扬上闻骟匠势若脱兔时选水鸭蜀王速达邃室太阳神团弄途辙网禁巫鼓武貔小点膝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