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汉 应劭 《汉官仪》卷上:“﹝尚书郎﹞握兰含香,趋走丹墀奏事。”兰,香草。后以“握兰”指皇帝左右处理政务的近臣。《隋书·百官志上》:“自礼闈陵替,歷兹永久,郎署备员,无取职事。糠粃文案,贵尚虚闲,空有趋墀之名,了无握兰之实。” 唐 杨炯 《常州刺史伯父东平杨公墓志铭》:“入践郎官,含香握兰。” 宋 王禹偁 《赠礼部宋员外阁老》诗:“堪笑白头 王小諫 ,握兰犹未得相亲。”
(2).古时握兰以赠别。《文选·谢灵运<从斤竹涧越岭溪行>诗》:“握兰勤徒结,折麻心莫展。” 李善 注:“ 灵运 《南楼中望所知迟客诗》曰‘瑶华未堪折,兰苕已屡擿,路阻莫赠问,云何慰离析?’然握兰擿苕,咸以相赠问也。”
(3).喻孝养父母。 唐 刘禹锡 《送太常萧博士弃官归养赴东都》诗:“侍膳曾调鼎,循陔更握兰。”参见“ 兰陔 ”。
“握兰”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古代汉语词汇,其释义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综合解析:
1. 指皇帝身边的近臣
源自汉代应劭《汉官仪》记载,尚书郎需“握兰含香”在丹墀(宫殿台阶)奏事。这里的“兰”是香草,象征官员的清廉与高雅,后以“握兰”代指在皇帝左右处理政务的重要官员。如《隋书》提到“了无握兰之实”,唐代杨炯墓志铭中也有“含香握兰”的描述。
2. 古时赠别习俗
古人离别时有互赠兰花的传统,“握兰”成为表达惜别之情的象征。这一用法可见于诗词典故,但具体出处需结合更多文献考证。
3. 比喻孝养父母
《文选·谢灵运诗》中“握兰勤徒结”一句,李善注解将“握兰”引申为尽心奉养双亲的行为,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孝道”与高洁品行的关联。
补充说明:
《握兰》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
《握兰》的第一个字是“握”,它的部首是“手”,拼音为“wò”,包含12个笔画。
《握兰》的第二个字是“兰”,它的部首是“艸”,拼音为“lán”,包含10个笔画。
《握兰》这个词语出自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红楼梦》。在小说中,作者曹雪芹使用这个词来形容主人公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感人情节。
《握兰》的繁体写法为「握蘭」。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根据《说文解字》的记载,古时候《握兰》的写法为「握蘭」。
1. 少女轻轻地握着一枝鲜花,如同握兰一样温柔。
2. 他握住兰花的那一刹那,感到一阵幸福和宁静。
可以根据《握兰》中的两个字来组词,如“握手”、“兰花”等。
与《握兰》相关的近义词包括“持兰”、“把兰”等。
与《握兰》相对的反义词可以是“放兰”或者“舍兰”。
爱娇哀戚阿剌酒白背半就业悲天悯人嵾嵯豺狼当涂产权纯挚淙琤怠废箪食壶浆倒回遁化梵城飌师公舍功实拐子阵管络鼓吹部国廪颢然荒色混殽蹇钝僭慝皎雪骢唧溜晶沁谲悍浪涛了哨瞭如灵阳卵子盲信默杀缾沈簪折弃甲轻裘肥马琼林苑榷赋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畲耕摄陷拭除拾物视掌鼠耳私人锁顿棠谿玩赏危堞韡如无上法霞梯习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