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头马尾的意思、蚕头马尾的详细解释
蚕头马尾的解释
指 颜真卿 书法的特征。 宋 李石 《续博物志》卷三:“﹝ 颜真卿 死﹞后有商人遇之於 罗浮山 ,寄书至 偃师 。 颜氏 守塋者曰:‘此先太师亲翰,书法蚕头马尾,真得仙也。’”参见“ 蚕头鷰尾 ”。
词语分解
- 蚕头的解释 一种状如蚕头的人参。古人认为是一种最好的人参。 宋 苏轼 《紫团参寄王定国》诗:“蚕头试小嚼,龟息变方骋。” 王文诰 辑注:“俗称人参如蚕头者最良。”
- 马尾的解释 .马的尾巴。《礼记·曲礼上》:“立视五巂,式视马尾,顾不过轂。”《后汉书·公孙述传》:“ 汉 ( 吴汉 )堕水,缘马尾得出。” 唐 李贺 《酬答》诗之一:“行处春风随马尾,柳花偏打内家香。”.菼的别
网络扩展解释
“蚕头马尾”是一个与书法艺术相关的成语,主要包含以下两种解释:
一、书法术语(主要含义)
本义:形容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笔法特征,具体表现为起笔圆润如蚕头,收笔轻提出锋如马尾。这种笔法体现了颜体楷书特有的厚重与灵动结合的特色,常见于其代表作《颜勤礼碑》《麻姑仙坛记》等。
该说法源自宋代李石《续博物志》记载的轶事:颜真卿去世后,有商人在罗浮山遇见他,带回其亲笔书信。颜氏后人通过“蚕头马尾”的笔迹特征,确认此为真迹。
二、引申义(较少见)
部分资料提到该词可比喻事物开头与结尾的对比,如文章、项目等开头精彩而结尾潦草。但此用法多见于权威性较低的来源,可能与原意存在混淆。
补充说明:
- 与“蚕头燕尾”的区别:部分文献提到类似术语“蚕头鷰(燕)尾”,指隶书中横画的起笔与捺脚的写法,需注意二者在书法中的不同应用场景。
- 语言演变:汉字“尾”在古汉语中可读作“yǐ”,因此“马尾”与“马yǐ”为同一词的不同注音形式。
建议优先参考书法专业文献(如、5、7)理解该词本义,引申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网络扩展解释二
蚕头马尾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意思是形容事情或人物始终是个头大尾小,前后不一致。它由两个部分组成,蚕头和马尾。
蚕头的字形由虫和头两个部首构成,虫代表虫类动物,头代表动物的头部。马尾的字形由马和尾两个部首构成,马代表马类动物,尾代表动物的尾部。这两个字的笔画分别是蚕头:9画,马尾:7画。
《蚕头马尾》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使用的汉字写法较为繁琐。在古时候,蚕头马尾的写法可能是蠶頭马尾,其中的蠶是指蚕的意思,頭指的是头部,马则是马类动物,尾是指尾部。在繁体字中,蠶的字形与简体中的蚕相同,只是笔画数量更多。
例句:他的计划总是蚕头马尾,没有一个能够完整实施。
在组词方面,蚕头马尾可以与其他成语搭配使用,如蚂蚁搬家、牛头不对马嘴等。近义词类似于前后不一,始终相反,前后不搭等表达相同或类似的意思。反义词可能是完美一致、始终如一等表达相反的意思。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你理解《蚕头马尾》这个词的意思!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