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危軀的意思、危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危軀的解釋

猶獻身。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予聞君子樂奮節以顯義,烈士甘危軀以成仁。” 三國 魏 曹植 《責躬》詩:“危軀授命,知足免戾。”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危軀”為漢語書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處于危險境地的身體或生命”,多用于形容人身臨險境的狀态。以下從四個維度解析該詞:

一、基本釋義 “危”本義為高處、陡峭,《說文解字》釋作“在高而懼也”,引申為危險;“軀”指人的身體,《玉篇》載“軀,身體也”。組合後“危軀”特指因外界威脅或自身處境而面臨生命危險的身體,如《漢語大詞典》收錄釋義:“謂危及身軀”。

二、詞源分析 該詞最早見于魏晉時期文獻,如曹植《求自試表》中“危軀授命,知足免戾”,描述将士将生命置于險境以效忠國家。唐宋詩詞中多用于刻畫戍邊将士或忠臣義士的獻身精神,如宋代李綱詩句“但将危軀殉社稷”。

三、現代使用場景

  1. 文學創作:用于曆史小說或戰争題材作品,例如“将軍以危軀守孤城”
  2. 新聞報道:描述救災、搶險等特殊職業群體的奉獻精神
  3. 學術論述:在倫理學讨論中,涉及生命價值與責任沖突的命題

四、相關詞對比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主要保留在特定語境下的文學性表達中,其語義演變體現了漢語詞彙從具象描述到抽象象征的發展脈絡。

網絡擴展解釋

“危軀”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角度綜合解析:

  1. 基本含義
    指身體或生命處于危險境地,形容人面臨威脅或處于生死關頭的狀态。例如:“地震中,救援人員以危軀拯救受困者”。

  2. 文學引申義
    在古典文學中,常引申為甘願冒險或獻身以成就大義。如三國時期曹植的詩句“烈士甘危軀以成仁”(《七啟》),即強調為仁義而主動置身險境。


補充說明:

需注意語境差異:日常表達中多指危險狀态,而古文引用時側重獻身精神。

别人正在浏覽...

捭脫悲絲染鄙斥蠶事曾母暗沙鲿科電阻率娥皇女英趕巧皓蒼核計何勿荒極環洲賈閣绛煙奸賊攪七念三寄藏戒塗金棺揪出狙候郡朝郡将均人袴角離魂舍鄰邦溜之乎也龍門石窟蠻猓迷鄉凝玩獰笑貧鳏慶會清穆親将瓊峯攘敚如泣草芥散對子戲燒雲笙簧神形侍臣師姐樹株死角脫除網開王子航衛城武陵川遐籁閑蕩小息小院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