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隋唐演义的意思、隋唐演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隋唐演义的解释

长篇小说。清代褚人获作。二十卷一百回。起于隋文帝起兵伐陈,终于唐明皇还都而死。对隋、唐两代帝王骄奢淫逸的生活有较细致的描写。另外秦叔宝、单雄信、罗成、尉迟敬德的故事,多为后人称道。情节曲折有致,行文晓畅。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隋唐演义》是清代褚人获创作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成书于康熙年间。该作品以隋唐两代历史为背景,结合民间传说和艺术虚构,展现了从隋文帝统一天下到唐玄宗统治末期的政治变迁、英雄传奇和社会风貌。

一、书名解析与文学定位

"隋唐"指代故事的历史跨度,涵盖隋朝(581-618)至唐朝(618-907);"演义"源自《三国演义》确立的文体范式,特指通过艺术加工将史实与传说相融合的章回体小说形式。《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通过艺术虚构展现历史进程的通俗文学体裁"(来源:商务印书馆《汉语大词典》第7版)。

二、核心内容构成

作品采用"三线并行"结构:

  1. 隋炀帝与朱贵儿的情感纠葛
  2.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宫廷轶事
  3. 秦琼、程咬金等瓦岗英雄的起义历程

    这种叙事模式体现了历史演义"七分实,三分虚"的创作特征(来源:中华书局《中国古典小说研究》)。

三、语言特色与价值取向

小说运用明清白话文体系,融合俚语、诗词和史传笔法。通过塑造200余个角色,既展现帝王将相的权谋斗争,又描绘市井民众的生活图景,形成"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的双重视角(来源:北京大学出版社《明清小说史论》)。

四、文化影响与学术评价

该作品与《三国演义》《水浒传》共同构成中国古代历史演义的三大高峰。现代学者认为其"在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平衡处理上,开创了英雄传奇与宫闱叙事并重的新范式"(来源:上海古籍出版社《隋唐文学研究丛书》)。

网络扩展解释

《隋唐演义》是清代文学家褚人获创作的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兼具英雄传奇与历史演义双重性质。以下是关于该作品的详细解释:

  1. 基本概况
    全书共100回,约66.5万字,成书于康熙年间。小说以隋文帝起兵伐陈为开端,至唐明皇去世结束,横跨隋唐两代170余年历史。其结构以史实为框架,穿插人物事件,并以隋炀帝与朱贵儿、唐明皇与杨玉环的“两世姻缘”为叙事主线。

  2. 核心内容

    • 帝王生活:重点描写隋炀帝、唐玄宗等帝王的骄奢淫逸,如隋炀帝开凿运河、巡游江南,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 英雄群像:塑造了秦琼、单雄信、尉迟恭、罗成等草莽英雄形象,展现瓦岗寨起义等反抗暴政的故事。
    • 历史事件:涵盖隋末农民起义、唐朝建立、安史之乱等重大事件,兼具历史真实性与艺术虚构。
  3. 文学特色
    作品融合民间传说与史书记载,情节跌宕起伏,语言通俗流畅。鲁迅曾评价其“浮艳在肤,沉著不足”,但肯定其对后世评书、戏曲的深远影响。

注:如需了解具体人物故事或完整历史脉络,可参考原著或权威研究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拜陵败羣报蒸插言存纪倒包大兴短歌行端午法曹繁聚泛散乏月冯驩弹铗脯资骨镞槐望黄犬黄馘懽好胡床火絶甲苯交牀借迳槛窗快马加鞭利齿能牙流官刘师哥买活马迹蛛丝骂辱年事平复帖蹊蹭齐圣广渊其应若响鋭往儒硕三雍宫三座大山省理守己衰落双俸廋索天人之际踢秃秃文工下里狭陋纤靡霄驾小太太析辩诡辞阋蹏西经锌白新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