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龙旗。 明 何景明 《诸将入朝歌》之九:“闕下千官侍凤楼,苑中天子建龙斿。”参见“ 龙旂 ”。
“龙斿”一词需要结合汉字解析和文献背景来理解:
字义解析
“斿”是“旒”的古体字,指古代帝王冠冕前后悬垂的玉串或旗帜上的飘带()。因此“龙斿”可直译为“带有龙纹的冠冕装饰”或“绣龙的旌旗”,属于古代礼制或仪仗用具的范畴。
可能的引申含义
与“龙游”的辨析
用户可能将“斿”误写为“游”。若为“龙游”,则有两种常见含义:
建议:若指古代文化相关,建议查阅《周礼》《礼记》等文献确认具体用法;若为现代词汇,需进一步核实是否为“龙游”的误写。
“龙斿”是一个汉字词语,由“龙”和“斿”两个字组成。
“龙”字的部首是“龙”,笔画数为5。
“斿”字的部首是“白”,笔画数为19。
“龙斿”一词来源于古代文献,出自《韩非子·难一》:“山林之中,有龙斿之居。”意为山林中有龙所居之地。
繁体字为:“龍斿”。
古时候“龙斿”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字形较为繁复,书写过程需要经过篆、隶、楷等多个演变阶段。
1. 这片山林中,据说有一处龙斿之地。
2. 我一直想亲眼见到一座真正的龙斿。
1. 龙腾斗楼
2. 斿然成章
1. 龙窟
2. 龙潭
1. 人间
2. 世俗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