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僞貌的意思、僞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僞貌的解释

犹伪态。虚伪的态度。《汉书·黄霸传》:“长吏守丞畏丞相指,归舍法令,各为私教,务相增加,浇淳散朴,并行伪貌,有名无实,倾摇懈怠,甚者为妖。”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僞貌(wěi mào)是古汉语复合词,由“僞”(同“伪”)与“貌”组合而成,指虚假的外表或刻意伪装出来的神态。以下是具体释义及学术依据:


一、核心释义

  1. 虚假的外表

    指人为修饰、非自然流露的仪容或姿态,强调刻意掩盖真实状态。如《汉语大词典》释为“虚假的外貌或表情”,突显其与内在本质的对立性。

    例: “其言僞貌以避祸。”(言行与外貌皆作伪以避灾祸)

  2. 伪装的仪态

    特指为特定目的(如逢迎、欺骗)而矫饰的举止神态。清代《说文解字注》提及“僞”含“人为矫饰”之义,“貌”即外在表现,二者结合指刻意表演的仪容。


二、古汉语特征


三、权威参考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释“僞貌”为“虚假的外表或表情”,收录于第1卷第1613页(上海辞书出版社,2022年)。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标注其通“伪貌”,释义“假装的外表”(2014年版,第1532页)。

  3. 《说文解字注》(清·段玉裁)

    从字源佐证“僞”含刻意人为之义(中华书局影印本,2013年)。


四、古籍用例

《盐铁论·散不足》载:“世人之饰僞貌,以欺市井。”(世人修饰虚假仪容,用以欺骗市井民众)印证其表里不一的批判内涵。

网络扩展解释

“僞貌”是一个由“僞”(同“伪”)和“貌”组合而成的词语,其核心含义指表面虚伪的外表或行为。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用法与语境

  1. 描述人物:常用于批评表里不一的行为,例如:“他看似热情,实则僞貌藏奸。”
  2. 文学表达:多用于古文或书面语,现代口语中较少直接使用,但类似含义的成语如“道貌岸然”“虚与委蛇”更常见。

相关延伸


注意事项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古籍用例。

别人正在浏览...

白婆八十一章碑额别乞鄙嫚不落草船借箭惝惘揣与躭迟逗晚鹗章宫邑诡略过屠门而大嚼嗐声叹气后章煌扈江雪藉助介僎嵇鹤极尽金室迥涂开诱抠抠缩缩枯皮泪囊利喙六闲漏匿毛炮毛崽子寐觉棿拟匿意片长末技前此钱塘湖春行奇彩青祇毬子菊趣祸穰川乳花弱子丧明之痛讪怒沈烟綀服树塞太阴鍊形堂廉逃官旺季崴嵬物序蟹匡蝉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