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未济的意思、未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未济的解释

(1).《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离上坎下。《易·未济》:“象曰:火在水上,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高亨 注:“火炎在上,水浸在下,水未能灭火,是救火之功未成。”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一:“离上坎下为未济,而中互既济……而未济之终可以为既济者,金木之为用亦不小也。”

(2).未成,没有成功。《荀子·王霸》:“德虽未至也,义虽未济也,然而天下之理略奏矣。”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一折:“想 玄德 未济时,曾问俺 东吴 借 荆州 为本,至今未还。”

(3).渡河未到岸或尚未渡河。《史记·宋微子世家》:“ 襄公 与 楚成王 战於 泓 , 楚 人未济, 目夷 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济击之。’公不听。”《后汉书·袁绍传》:“今 操 军退,人怀归志,及其未济,出兵掩之,可令大溃,此策不可失也。”《三国志·魏志·郭嘉传》:“ 策 临 江 未济,果为 许贡 客所杀。”

(4).未得到救助。《汉书·董仲舒传》:“羣生寡遂,黎民未济,皆长吏不明,使至於此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未济"是汉语中兼具哲学意蕴与实用语义的复合词汇,其内涵可从三个维度解析:

一、卦名释义 作为《周易》六十四卦终卦,"未济"卦象由离上坎下组成,象征火在水上难以交融的自然状态。《周易·未济》载:"亨,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通过小狐渡河湿尾的意象,揭示事物发展未竟阶段的矛盾性,既蕴含转化可能,又警示行事须慎始慎终。朱熹在《周易本义》中强调此卦"事未成而能亨"的辩证关系,体现中国哲学对过渡阶段的深刻认知。

二、未成状态 在历时语义演变中,"未济"衍生出"未完成""未成功"的抽象含义。《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楚师未济而击之"的军事记载,生动展现该词描述行动未达目标的具体用法。《汉语大词典》收录此义项时,特别指出其常用于描述工程、计划等系统性事务的中途状态。

三、渡河本义 回归文字本源,"济"字从水从齐,初指渡河行为。《说文解字》训"济"为"水渡也",故"未济"原始义指涉渡河未成的具体情境。《水经注·河水》所载"河水湍急,未济而返"的记载,正是此本义在古代地理文献中的典型用例。

(参考资料:

  1. 汉典"未济"词条 http://www.zdic.net/hans/%E6%9C%AA%E6%B5%8E
  2. 周易研究网 http://www.zhouyi.com/weiji
  3. 国学导航《周易本义》 http://www.guoxue123.com/jingbu/0131/zyby
  4.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左传》 http://ctext.org/zuo-zhuan

网络扩展解释

“未济”是《易经》六十四卦中的最后一卦,其含义丰富且具有哲学深度,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义

  1. 字面解释
    “未济”字面意为“未完成”“未成功”,引申为事物处于未达成目标、未渡过难关的状态。例如《荀子》中“义虽未济”即指道义尚未实现。

  2. 卦象构成
    卦象为“离(火)上坎(水)下”,即火在水上燃烧,象征水火不交、力量未调和,导致救火或渡河等行动未能成功。


二、哲学思想

  1. 动态发展观
    《易经》以“未济”为终卦,强调事物发展永无止境。看似结束的“既济”(第六十三卦)后接“未济”,体现循环往复、周流不息的宇宙观。

  2. 矛盾与平衡
    火与水相克却共存于卦象中,象征矛盾对立中的动态平衡。虽未成功,但暗含转机,需“慎辨物居方”(谨慎分析、调整方向)以突破困境。


三、应用与启示

  1. 行事态度
    卦辞提到“小狐汔济,濡其尾”,警示若急于求成(如小狐渡河湿尾),反招不利,需耐心积累、审时度势。

  2. 人生象征
    代表事物未竟阶段的混乱与潜力,如事业关键期、经验不足或资源欠缺的状态。需在“未济”中寻找新起点,而非视作终点。


四、历史与文献


“未济”既是《易》卦名,也是哲学概念,既象征未完成的状态,也蕴含转化与新生的可能。其思想对处世、决策具有指导意义。

别人正在浏览...

罢顿不获命淳华醇峻楚人咻大便倒褪登门貂茵梵辅天分星拨两勾兑寡发厚貌深情黄穣穣徽称煇光鹄侍将勤补拙艰蹇茧物甲世结症机管静丽军丁剧台开山斧考步唠扯凌节茅山每逢美赏枚子面似靴皮木羽男孩泥头平地起雷贫女迫屑钦罚热兄弟埽迹色艺双绝生杀水产业枢密太尉讨蹙饕逢听从頽堕顽俗相视而笑崤函哮啕霞披袭从锡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