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mischievous;naughty]∶贪玩爱闹,不听劝导
顽皮的小孩
(2) [cunning and stubborn]∶性情刁顽
长舌顽皮村妇
(3) [hard shell]∶指鱼甲的坚硬顽钝
(1).坚硬的表皮。《太平广记》卷二五七引《皮日休文集·皮日休》:“ 唐 皮日休 尝謁 归仁绍 ,数往而不得见。 皮 既心有所慊,而动形於言,因作《咏龟诗》:‘硬骨残形知几秋,尸骸终不是风流。顽皮死后钻须遍,都为平生不出头。’”此指龟甲。
(2).厚而坚的皮囊。指人的躯壳。 唐 寒山 《诗》之二四二:“下士钝暗痴,顽皮最难裂。” 元 杨暹 《刘行首》第四折:“人能清静常存息,寸心无地皆归。壶里乾坤只自知,空忙杀这顽皮。”
(3).形容坚韧。 清 李渔 《风筝误·闺哄》:“亏了一双顽皮的耳朵,炼出一副忍耐的心胸,习得吵闹为常,反觉平安可诧。” 郭沫若 《星空·广寒宫》:“我们月中的树儿都是鲜葳葳的、嫰禾禾的,便用指甲儿也可以掐弹得破,偏这树儿才这么顽皮呢!”
(4).形容人的性情刁顽,无赖。《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当初只説娶过良善人家女子,谁想娶这个没规矩、没家法、长舌顽皮村妇!” 元 康进之 《李逵负荆》第四折:“由你便直打到梨花月上来,若不打这顽皮不改。” 清 李渔 《风筝误·鹞误》:“风筝偷放,也学顽皮 戚大郎 ,从今不敢笑伊行。”
(5).调皮,爱玩闹。 明 吾丘瑞 《运甓记·纫衣被贼》:“撇白翦綹,当做顽皮;走脊飞簷,视同儿戏。”《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这 褚大娘子 本就有些顽皮,不免要耍笑他。” 巴金 《利娜·第二封信》:“你还记得我的骄傲的态度,我的顽皮的微笑吗?”
(6).指调皮的人。《说唐》第一回:“却喜两姓孩子,都是一对顽皮,甚是相合。”
顽皮是汉语中形容人或动物活泼好动、调皮淘气的形容词,具有以下核心含义:
淘气活泼
指儿童或小动物天性爱玩闹、好奇心强,常做出令人哭笑不得的举动。例如:"这孩子顽皮得很,总把玩具拆得七零八落。"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不听管教
隐含轻微的反抗性,多指不服长辈约束的行为。如《红楼梦》第三回:"(宝玉)虽极憨顽,但聪明乖觉处,百个不及他一个。"
来源:《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校注本
明清小说中"顽皮"亦指坚韧的皮质,如《西游记》第二十三回:"那怪把呆子绊倒在地……揪耳朵,扯鬃毛,顽皮甚厚。"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部分地区(如吴语区)引申为"耐磨耐用",如:"这双鞋子底子顽皮,穿了三年不坏。"
来源:《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华书局
"小狗顽皮地叼走了主人的拖鞋,躲在沙发下摇晃尾巴。"
——叶圣陶《倪焕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参考资料
基本含义:
顽皮(wán pí)是一个形容词,多用于形容儿童、少年等爱玩爱闹、不听劝导的性格或行为。现代汉语中,它常带有轻微贬义,但更多时候是中性或略带亲昵的表达(如“这孩子真顽皮”)。
引申含义:
例句:
近义词与反义词:
使用注意:
北京邮电大学不冷不热策命朝机怵目惊心麤鲁存亡继絶大工大呼隆带仗左右单行法单幺大宪台典校芳郊粪溷富平津富绅概问回皈绛房简古贱年夹心鸡瓜荆飞紧腾腾今朝有酒今朝醉慨允宽博愧悦缆鱼连舸莲沼灵象弥缝其阙孽相泥金帖子泥木泥猪癞狗潜怀乾清宫亲厚起役取志声情世干试院笥椟绥服娑盘嗦嗦锁屑素乌沓合天罗托踪五色花子线性表瞎七瞎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