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乌的意思、素乌的详细解释
素乌的解释
白乌。古时以为瑞物。《文选·班固<东都赋>》:“启灵篇兮披瑞图,获白雉兮效素乌。” 李善 注引《东观汉记》:“ 章帝 詔曰:‘乃者白乌神雀屡臻,降自京师也。’”《宋史·乐志九》:“素乌爰止,淳精允藏。”
词语分解
- 素的解释 素 ù 本色,白色:素服。素丝。 颜色单纯,不艳丽:素净。素淡。素妆。素雅。素描。 洁白的绢:尺素(用绸子写的信)。 本来的,质朴、不加修饰的:素质。素养。素性。素友(真诚淳朴的朋友)。 物的基本成分
- 乌的解释 乌 (烏) ū 指“乌鸦”:乌白马角(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乌飞兔走(喻日往月来,时间流逝)。乌合之众。 黑色的:乌亮。乌云。 无,没有:化为乌有。 文言疑问词,哪,何:乌足道哉? 古同“呜”,呜乎。
专业解析
素乌,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文化意涵的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进行阐释:
一、核心释义
-
本义指白乌:
- "素" 指白色、未染色、本色。"乌" 指乌鸦。
- 因此,"素乌" 最直接的含义是指白色的乌鸦。乌鸦通常为黑色,白乌被视为罕见、祥瑞之物。此义可见于古代典籍,如《文选·张衡〈东京赋〉》李善注引《汉书》:"章帝时,零陵献白乌。"(释义参考《汉语大词典》"素乌"条,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
-
引申为太阳的代称(日中有乌):
-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太阳中有三足金乌(金乌、踆乌)。
- "素乌" 因其白色(可联想到日光之明亮)和"乌"字,被用来借指太阳。此用法更具文学色彩和象征意义。例如,《文选·张协〈七命〉》:"阳乌为之顿羽,夸父为之投策。" 李善注:"《春秋元命包》曰:'阳成于三,故日中有三足乌。乌者,阳精。'" 虽未直接出现"素乌",但体现了乌与太阳的紧密联系,为"素乌"代指太阳提供了文化背景(文化背景参考《中国神话传说词典》,袁珂编著,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
二、文化意涵与象征
- 祥瑞之兆: 白乌(素乌)因其稀有,在古代常被视为祥瑞的象征,代表君主德政、天下太平。史书中多有记载地方进献白乌之事。
- 光明与阳精: 作为太阳的代称,"素乌" 承载了光明、温暖、生命之源、阳刚之气的象征意义。
三、典籍用例佐证
- 指白乌:
- 《宋书·符瑞志下》:"(汉章帝元和二年)九真献白乌。"(此例证明白乌被视为符瑞)。
- 《艺文类聚》卷九十二引《东观汉记》:"章帝时,白乌见郡国。"(证明其作为祥瑞的记载)。
- 指太阳(文学性表达):
- 虽直接使用"素乌"指太阳的经典文献相对较少,但其文化逻辑根植于"日中有乌"的神话。后世文学作品中或有化用。
“素乌”一词在汉语中主要有两层含义:
- 白色的乌鸦:指现实中罕见的白化乌鸦,被视为祥瑞之兆。
- 太阳的代称:源于“日中有三足乌”的神话传说,取其“乌”字代表太阳神鸟,并以“素”形容其光明璀璨。
其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作为祥瑞的象征以及作为太阳神话意象的一部分。
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提供词汇核心释义及部分书证。
- 《辞源》(商务印书馆):提供古汉语词汇释义及溯源。
- 《中国神话传说词典》(袁珂编著):阐释“日中有乌”神话背景。
- 《宋书》、《艺文类聚》、《文选》等古籍:提供历史记载及文学用例。
-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ctext.org):可在线检索部分古籍原文进行验证(例如搜索《宋书·符瑞志》相关内容)。
网络扩展解释
“素乌”一词是汉语中的古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词义
“素乌”指白乌,即白色羽毛的乌鸦。在古代被视为祥瑞之物,常与白雉、神雀等一同出现于文献记载,象征吉兆(如《东都赋》《宋史》等)。
二、构成解析
- 素:原指白色或本色,引申为质朴、原始之意。
- 乌:通常指乌鸦,但此处与“素”结合特指羽毛白色的乌鸦,属于罕见自然现象。
三、文献出处
- 《东都赋》记载:“获白雉兮效素乌”,李善注引《东观汉记》称其为章帝时期的瑞物。
- 《宋史·乐志九》亦有“素乌爰止,淳精允藏”的描述,体现其祥瑞寓意。
四、发音与用法
- 拼音:sù wū(注音:ㄙㄨˋ ㄨ)。
- 语境:多用于古代文献或诗词,现代汉语已不常见。
注:白乌在古代被视为祥瑞,可能与白化动物罕见性及传统文化中“白色象征纯洁”有关。如需更详细文献原文,可参考《文选》《宋史》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百业半大边严标征避寒拨捐财産草止倡和禅经乘便称显出举兴生春账寸辉单向大息敌区二鼓肥茂愤心俘聝盖饭高道高算馆次孤负何郎粉横尸遍野后涂昏僝讲义既定忌妒金波玉液境头尽职居奇隆备鹿骇秘珍眸子牡丹头强权人牲商埠胜兵瘦瘪庶乎四衢泰山头上动土桃印陶植调风变俗闲壁闲暮校覆晓譬犀槌西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