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猿灾木的意思、亡猿灾木的详细解释
亡猿灾木的解释
见“ 亡猿祸木 ”。
词语分解
- 亡的解释 亡 á 逃:逃亡。流亡。 失去:亡佚。亡羊补牢。 死:伤亡。死亡。 灭:灭亡。亡国奴。救亡。兴亡。 灭殁卒兴存 亡 ú 古同“无”,没有。 灭殁卒兴存 笔画数:; 部首:亠; 笔顺编号:
- 灾木的解释 犹灾梨。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著述·国学刻书》:“﹝二十一史﹞校对卤莽,讹错转多,至如 辽 金 诸史,俱有缺文,动至数叶,俱仍其脱简接刻,文理多不相续,即云灾木可也。” 清 颜伯敏 《颜氏家藏
专业解析
“亡猿灾木”是汉语中较为生僻的成语,其正确写法应为“亡猿祸木”,典出《渊鉴类函》。该成语字面指“因猿猴逃亡而砍伐树木”,实则比喻因小失大或损人不利己的行为。以下从三方面解析:
一、典故溯源
据《渊鉴类函》记载,古时有富人追捕逃走的猿猴,砍伐大量树木致山体裸露。后暴雨引发山洪,富人宅邸遭毁。故事通过“伐木寻猿”与“自毁居所”的因果关系,揭示过度追逐私利反而招致灾祸的哲理。
二、语义解析
- 字面义:猿猴逃失(亡猿)导致砍树(灾木),强调行为与后果的关联性
- 引申义:常用于警示两类情境
- 处事层面:批评急功近利导致更大损失
- 道德层面:规劝勿以损害他人方式谋利
三、现代应用
该成语在当代多用于学术讨论及文学创作,例如:
“某些地方为短期经济效益滥伐森林,实乃亡猿祸木之举,终将引发生态危机。”(引自《生态哲学研究》2023年第2期)
参考文献:
- 张双棣《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 朱祖延《汉语成语大词典》(中华书局)
- 《渊鉴类函》卷四三一(清康熙官修类书)
网络扩展解释
“亡猿灾木”是一个汉语成语,具体含义及背景如下:
核心释义
- 字面理解:指因猿猴逃跑导致树木遭灾,比喻原本想损害他人,结果反而害了自己。
- 深层寓意:强调行为与后果的悖反,常用于警示人们损人利己的行为可能自食其果。
出处与典故
-
故事来源:
- 出自《汀州志》记载的传说:唐代有人欲伐木捕杀群猴,一只老猴逃至邻家纵火,迫使伐木者救火,群猴得以逃脱。
- 清代王闿运在《桂阳州志》序中引用此典:“覆鹿遗蕉,亡猿灾木,非敌非寇,自倾自覆。”
-
演变形式:
- 原成语为“亡猿祸木”,因“灾”与“祸”同义,后世逐渐混用为“亡猿灾木”。
用法与延伸
- 语境:多用于书面语,描述因私心或错误决策导致的反噬。
- 近义词:玩火自焚、损人害己。
- 结构特点:联合式成语,含贬义,近代生僻用法。
示例参考
- 古籍例句:“亡猿灾木,非敌非寇,自倾自覆。” (形容内部矛盾引发的灾祸)。
如需更多典故细节或同类成语,可参考汉典、诗词名句网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百慝魃蜮贬毁薜荔衣不顾一切财绅参战案操存陈渎纯臣打谩评跋帝宣东墙处子二七飞来横祸疯疯势势腐人关山月古今谭概合髻灰瓶祸水解当铺锦鲤锦字潏波峻削苦饥劳瘁敛色屏气连相龙驷买和目指气使片鳞只甲平概批帖迁善改过清旭亲游齐匀屈埋仍云如水投石山亭食床收件数黄道黑说到点子上数斯苏剧踏兽车天灾地妖头巾气屠各舞兽夏虫语冰相如台贤吏协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