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祸水的意思、祸水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祸水的解释

[one causing the trouble;woman compared to flood causing trouble to an individual or ruling dynasty] 比喻引起祸患的人或势力,旧指得宠而使国家丧乱的女人

详细解释

(1).旧题 汉 伶玄 《赵飞燕外传》:“[ 汉成帝 ]使 樊嬺 进 合德 ( 赵飞燕 妹)…… 宣帝 时披香博士 淖方成 白髮教授宫中,号 淖夫人 ,在帝后唾曰:‘此祸水也,灭火必矣!’”据五行家说, 汉 以火德而兴,此谓 合德 得宠将使 汉 亡,如水之灭火。后因以“祸水”称惑人败事的女子。 明 汪道昆 《高堂梦》:“祸水无端,何用鯫生缓颊。”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翠》:“闻其故,惊颜如土,大哭曰:‘此祸水也!指日赤我族矣!’” 张怀奇 《颐和园》诗:“一条祸水出萧墙,十丈妖星流大地。”

(2).比喻祸害或恶势力。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所谓 天波谿 者,由 景龙门 实籙宫 循城西南以至 京 ( 蔡京 )第。其子 絛 上书其父,谓今日恩波,他年祸水。”《人民日报》1976.10.6:“西方总是有人想推动社会帝国主义向东,把这股祸水引向 中国 ,西方无战事就好。” 蒋子龙 《乔厂长上任记》:“他那青筋暴露的前额,阴气扑人的眼睛,仿佛是厂里一切祸水的根源。”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祸水"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明确的贬义色彩,其含义可从本义和比喻义两个层面理解:

  1. 本义:引发灾祸的人(多指女性)

    • 这是最核心的含义。"祸水"指被视为灾祸根源的人,尤其常用于指代被认为给国家、家族或个人带来灾难、败亡的女子。其根源可追溯至汉代关于赵飞燕、赵合德姐妹的典故。据《史记·外戚世家》及《汉书·外戚传》记载(具体细节在后世笔记小说如《飞燕外传》中演绎更甚),汉成帝宠幸赵氏姐妹,荒废朝政,导致国势衰微。当时有术士或朝臣(一说为淖方成)指斥赵合德为"祸水",认为汉属火德,而水能克火,预示赵氏将倾覆汉室。自此,"祸水"便成为"红颜祸水"的代名词,指代魅惑君主、导致国家衰亡的女性。来源:基于《史记》、《汉书》相关记载及后世文学演绎(未提供链接)。
  2. 比喻义:引起祸患的势力或事物

    • 随着语言的发展,"祸水"的含义有所扩展,不再局限于指人(尤其女性),也可用来比喻一切能引起灾祸、动乱、不幸或破坏的力量、因素或事物。例如:
      • "毒品是危害社会的祸水。"(指毒品是导致社会问题、家庭悲剧的根源)
      • "要严防腐败这股祸水侵蚀党的肌体。"(指腐败是导致政治衰败的破坏性力量)
      • "决不能让分裂国家的祸水泛滥。"(指分裂势力是导致国家动荡的祸源)
    • 在这个意义上,"祸水"强调的是其破坏性、危害性的本质属性。来源:现代汉语常用语释义(未提供链接)。

"祸水"一词,其核心内涵是指引发灾祸的根源。它既可以特指历史上被认定为导致王朝衰败的女性(带有特定历史语境和性别色彩),也在现代汉语中广泛用于比喻任何能带来巨大灾难、破坏和不幸的人、势力或事物,强调其危害性和破坏力。使用时需注意其强烈的贬义色彩。

网络扩展解释

“祸水”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以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核心含义
    比喻引起祸患的人、势力或事物。传统用法中,常特指因得宠而导致国家混乱的女性。

  2. 词源典故
    源自汉代《赵飞燕外传》:汉成帝宠幸赵飞燕之妹赵合德时,博士淖方成称其为“祸水”,暗指汉属火德,而“水能灭火”,预示赵合德将导致王朝衰亡。

二、语义演变

三、使用示例

  1. 历史语境
    “此祸水也,灭火必矣!”(《赵飞燕外传》)
  2. 现代语境
    “若不严惩贪腐,这些官员终成国家祸水。”

四、相关词汇

五、注意

现代使用需避免性别刻板印象,更强调客观归因,如“网络谣言是公共安全的祸水”。

别人正在浏览...

苍狗白衣朝日莲成济叨厕到得电烙铁多定風條风鹢公使团搆虐归轸虹女华竞浣花日昏花火仓货泉加点讲祀翦水花焦然诘断解免寖失积淤冷冷淡淡落着麦浪麻命麻麻亮靡靡之乐南服女兄攀号槃回磻溪叟片甲不存瞥尔贫羸颇险顷岁擒治起去取誉饶润三叠声乡狮舞松萝螗蛦天遂人愿统共吞金文贝五黄无崖纤维嚣听协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