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庄子·骈拇》:“臧与穀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问穀奚事,则博塞以游。二人者,事业不同;其於亡羊,均也。”谓弃其本职而溺于所好。 庄子 用以比喻追逐外物而残生伤性。 宋 王安石 《用前韵戏赠叶致远直讲》:“亡羊等残生,朽筴何足挟。” 清 唐孙华 《偕同年吴元朗游西泾次友人韵》:“嬉游良已荒,亡羊愧臧穀。” 廖仲恺 《有感》诗:“扣马 夷 齐 思止暴,亡羊臧穀共伤时。”
(2).《列子·说符》:“ 杨子 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 杨子 之竖追之。 杨子 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心都子 曰:‘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后因以“亡羊”喻步入歧途而一无成就。 清 魏源 《客怀八首柬龚定盦舍人》之四:“中道牵小术,歧路多亡羊。”
(3).比喻丧失某种事物。 王德钟 《十九岁述怀》诗:“亡羊往事嗟何补,歷鹿孤踪感易生。” 梁启超 《立宪6*政体与政治道德》:“国会之召集,期限有定,闭会中凟职之举,俟下次开会而始图匡正,势已等於亡羊,而貽国家以不可復之损失者抑既多矣。”参见“ 亡羊补牢 ”。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亡羊汉语 快速查询。
“亡羊”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三个层面解析,综合了《庄子》《列子》等典籍的典故:
一、字面本义 “亡”指丢失,“羊”即牲畜,字面意思是“丢失了羊”。如《亡羊补牢》课文明确指出:“亡(wáng) 意思是‘丢失’,如‘亡羊’就是羊丢失了”。
二、哲学隐喻
《庄子·骈拇》典故
臧与谷两人因读书、游戏而丢失羊,庄子借此批判“追逐外物而残生伤性”,比喻舍弃本职、沉迷嗜好导致损失。
《列子·说符》典故
杨子邻人因岔路太多找不到丢失的羊,引申为“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指复杂选择易使人迷失方向,最终一事无成。
三、引申含义 泛指“丧失事物”或“造成损失的状态”,如梁启超用“亡羊”比喻政治决策失误带来的不可逆损失。
注意:现代常与“补牢”连用为成语,表示事后补救(如提及的《战国策》出处),但单独使用“亡羊”时更侧重其古典哲学寓意。
《亡羊》是一个成语,意思是丢失了羊群,喻指失去了重要的东西或遭受了损失。
《亡羊》的拆分部首为亻和羊,其中亻是人的部首,羊是羊的部首。根据汉字的构造规律,亻表示与人相关的事物,羊表示与羊相关的事物。
《亡羊》的总笔画数为14画。
《亡羊》最早出现在《诗经·鄘风·丧胡笳》中。《丧胡笳》描述了楚国人民因为战争而流离失所,失去了家园和亲人的悲伤情绪。
繁体字中的《亡羊》保持不变,仍然是「亡羊」。
古时候的《亡羊》写法没有太大的变化,仍然是「亡羊」。
他因为一次失败的投资而亡羊失蹄。
在这次事故中,公司损失惨重,简直亡羊了。
亡羊补牢、借鸡生蛋、东山再起
遗失、丧失、失去
找回、获得、得到
艾色按金不敌不失圭撮缠扰蝉蛇澄空迟迟传檄刍厩啜诱触石淡定构哄惯宠诡姽规天过却含道横滥化生金盆剑吷揭黄井椁浸熏靠后宽纵阆风巅朗个老成猎头林下丽色罗旛买贱卖贵毛虫沐洗平一谦题弃儿倾企青鼠雀盲邵平瓜食方于前衰秏梳头妈子司花台令糖房调弦品竹土圭頽息菀菀无支祁瞎浪闲曹仙人盖笑哑溪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