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倡言的意思、倡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倡言的解释

(1) [propose; initiate]∶提出倡仪;建议

今之否隔,友于同忧,而臣独倡言者,窃不愿于圣世使有不蒙施之物。——《三国志·陈思王植传》

(2) [proclaim]∶扬言,公开提出来

俊疑 飞漏言,还朝,反倡言 飞逗遛不进。——《宋史·岳飞传》

详细解释

(1).首先陈述某种意见;提倡。《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今之否隔,友于同忧,而臣独倡言者,窃不愿於圣世使有不蒙施之物。” 宋 程大昌 《演繁露·佛牙》:“世人尊佛太甚,但有一人倡言是佛,俗子万众擎跽畏敬……安有敢证其谬者。” 胡藴玉 《<中国文学史>序》:“制科诸公,虽倡言文体,然而伏几面墙,困守帖括,文不徵实,语多蹈虚。”

(2).扬言。《宋史·岳飞传》:“ 俊 疑 飞 漏言,还朝,反倡言 飞 逗遛不进。”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田七郎》:“ 林儿 意益肆,倡言丛众中,诬主人妇与私。” 郭沫若 《我的童年》四:“ 易先生 当时便退出了学校,他倡言要辞职,这把一学校的人都闹翻了。”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倡言”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差异,综合多个来源的信息,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倡言”由“倡”(提倡、宣扬)和“言”(表达)组成,核心含义是积极宣扬某种观点或主张,以引发他人共鸣并促进行动。它既包含口头倡导,也涉及文字、行为等传播方式。

二、详细解释

  1. 提出倡议或建议
    指率先陈述某种意见,并公开提倡。例如:

    • 《三国志》中记载曹植“独倡言者”,表达对时局的建议。
    • 清代阮元倡言学术文化,推动文选楼藏书建设。
  2. 扬言或公开宣称
    带有公开表态甚至警告的意味。例如:

    • 《宋史·岳飞传》提到张俊“反倡言飞逗遛不进”,即公开指责岳飞拖延行军。
    • 郭沫若回忆录中描述易先生“倡言辞职”,引发学校震动。

三、用法特点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如需更多例句或文献出处,可参考《三国志》《宋史》等古籍,或现代词典释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倡言(chàng yán)一词是中文中的一个名词,表示提出声音、主张或呼吁的言论或宣言。该词的拆分部首为"⺍"和"讠",分别来自于"⺍"表示动词,"讠"表示语言的意思。倡言的笔画数为8画。 倡言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化传统,意味着传递观点、主张或呼吁。在繁体中文中,倡言的写法和简体中文一样。 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中,并没有特定的单独写法来表示倡言。然而,在古典文学作品中,可以找到一些相关的词语和表达方式来代表倡言。 以下是一个例句:“他发表了一份倡言,呼吁人们关注环境保护。”这句话中,“倡言”用来描述一个人通过一个正式的声明或文本传达他的观点或呼吁。 倡言的一些相关的组词包括倡导(提倡、拥护)、宣言(声明、宣布)、言论(评语、讲话)等。 近义词可以是主张、呼吁、倡导、传媒等,它们都有类似的意义。 反义词可以是隐瞒、忽略、不关心等,它们表示相反的意思。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案验班门弄斧并世斥绌褫褐锄削从吏大费周折盗嫂受金动荡不定笃论多情种发调方槽凡类纷遝复牌观风使国庆节横烈坏舛花箱篲泛画涂家内检量牋天交引济成箕皓镜天鸡招聚沙剧团矻矻劳劬轥藉林苑泷泷卖方市场麋麨呐喊佩青墙头诗青方屈陷热烘烘三叉戟三婆上斋十刹海水磑吮舐肃唱跎背妄异万井瓦人韦丹碑协宁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