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郎中的古称。 唐 元稹 《赠韦审规父渐等制》:“德积于身,庆储于后,嘉乃令子,为吾望郎。” 宋 王禹偁 《北楼感事》诗:“强仕未为老,望郎不为卑。” 清 梁章鉅 《称谓录·郎中古称》:“ 方干 《陪李郎中宴》诗‘閒时星郎夜’,时亦称望郎,又称星署。”
“望郎”是古代对郎中的别称,主要用于唐宋时期,常见于文献或诗词中,具有以下特点: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唐宋诗词注释类文献。
《望郎》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也是一个充满浪漫和深情的主题。这个词可以拆分成“望”和“郎”两个部分。
部首:月 (部首为指代月亮的意思)
笔画:骨:5 ,页:12
《望郎》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唐代。在古代,女子通常不能主动表达自己的感情,而是通过这种以郎为对象却无法与之互动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对郎的思恋和期待。
「望郎」的繁体字为「望郞」。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望郎」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比如在战国时期,郎的形状与今天的形状略有差异,但整体仍然可以辨认出来。
例句1: 我站在高楼的阳台,望郎已是一年。
例句2: 月色如水,只有我的相思难消,望郎未归的夜晚。
望光、望月、望眼欲穿
近义词:思郎、念郎、为郎。反义词:别郎、忘郎。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