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显豁。 清 梁佩兰 《惠州王紫诠太守筑罗浮子日亭落成作歌寄之》:“银河屈注倒在背,帝座豁落平当前。”
(2).豁达大方。 唐 孟棨 《本事诗·情感》:“ 韩 以 李 豁落大丈夫,故常不逆。”
(3).道教的符箓。道教有“七元豁落镇星精符”、“一元豁落日精之符”等。《道藏》有《北帝说豁落七元经》。 唐 吴筠 《步虚词》:“豁落制六天,流铃威百魔。” 唐 李白 《访道安陵遇盖寰为余造真箓临别留赠》诗:“七元洞豁落,八角辉星虹。”参见“ 豁落图 ”。
“豁落”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三种解释:
指事物或景象的清晰、开阔。
例证:清代梁佩兰在《惠州王紫诠太守筑罗浮子日亭落成作歌寄之》中描述“帝座豁落平当前”,形容视野开阔。
形容人的性格开朗洒脱、不拘小节。
例证:唐代孟棨《本事诗·情感》提到“韩以李豁落大丈夫”,指李姓人物性格豁达。
道教术语,指一类具有镇邪驱魔功能的符咒。
“豁落”的现代使用较少,多见于古典文献或道教文化中。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含义,避免与现代口语中“豁落”(如牙齿脱落)混淆。
豁落是一个汉字词语,拆分为豆字旁和至字旁,共计14个笔画。豆字旁表示与豆相关的事物,至字旁表示到达、极点的意思。这个词语的意思是指一个人的性格开朗、豁达,不拘泥于形式与传统。它源自于古代汉字写法,是当代简化字的繁体形式。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豁落的写法相对繁琐。豆字旁的写法在古文中为「⿰艹肉」,至字旁的写法则是「⿱至⿰几艮」。这两个部首结合在一起写成「⿱⿰艹肉至⿰几艮」,需要画15个笔画。
豁落一词可用于形容一个人的性格开朗大度。例如:“他的性格真是豁落,总是以开心和理解来对待别人的问题。”这句话中,豁落形容了这个人宽阔豁达的心胸和态度。
根据豁落的意思,可以组成一些相关词汇,如豁达、豁亮、豁朗等。这些词语都表示一个人性格开朗、豁达,心胸宽广。例如,“他的性格豁达,收到什么打击都能很快恢复过来。”这里的豁达与豁落的意思是相同的。
与豁落相反的词语是拘谨、拘束、死板等。这些词汇表示一个人性格保守、拘泥传统、缺乏开放心态。例如,“他的性格太拘束了,不愿意尝试新鲜事物。”这里所描述的性格与豁落完全相反。
总之,豁落这一词语形容一个人性格开朗、宽广,不拘泥于形式和传统。它的写法源自古代汉字,经过简化后采用了现代的写法。它的反义词是拘谨,与豁达、宽容等词语意义相近。这个词语表达了一种积极阳光的生活态度。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