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蛙鼓的意思、蛙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蛙鼓的解释

亦作“ 蛙皷 ”。群蛙叫声。 宋 邵雍 《和王安之少卿雨后》:“蛙皷未足听,蚊雷未易驱。” 清 陈淏才 《花镜·养鳞介法·蟾蜍蛙》:“一蛙鸣,百蛙皆鸣,其声甚壮,名蛙鼓,至秋则无声。” 姚光 《夜起一首次钝根》:“悄步中庭羣籟寂,惟闻蛙鼓似谈经。” 李瑛 《让水》诗:“蛙鼓敲不响,知了紧绷弦。”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蛙鼓是汉语中富有诗意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1. 词语结构

    “蛙”指代两栖动物青蛙,“鼓”原指击打乐器,此处引申为有节奏的声响。二字组合构成拟声式名词,生动模拟青蛙群鸣时的声效特征。

  2. 基本释义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定义为“夏夜青蛙的集体鸣叫声”,特指雨季或夏夜池塘边此起彼伏的蛙鸣。声浪连绵如鼓点,故以“鼓”作喻体,形象展现自然界声景的韵律感。

  3. 引申与比喻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补充其文学意象:既形容田园生活的典型声境,如辛弃疾“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也可借指喧嚣嘈杂的环境,如明代诗注“市井蛙鼓,乱耳烦心”。

  4. 文化意蕴

    在农耕文化体系中,蛙鼓被赋予丰饶预兆。《礼记·月令》注疏提及“蝼蝈鸣”为孟夏物候,后世逐渐将蛙鸣与农事节气相关联,形成“蛙声兆丰”的民俗认知。

  5. 音韵学考据

    《广韵》记载“鼁”为蛙的古称,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指出“鼁鼁”拟声词衍生出“蛙鼓”构词法,体现汉语双声叠韵的造词规律。

网络扩展解释

“蛙鼓”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解释

  1. 字面含义
    由“蛙”(青蛙)和“鼓”(敲击乐器)组合而成,字面可理解为“青蛙的敲击声”,但实际指代群蛙的叫声。此词常见于对自然场景的描写,如夏夜池塘边的蛙鸣。

  2. 引申用法
    在特定语境中,可能被用于形容单调、重复的声音,例如贬义场合中描述枯燥的表演或演讲(提到此用法,但需注意此引申较为少见)。


二、文学与诗歌中的应用

  1. 自然意象
    古人常以“蛙鼓”描绘田园意境。例如宋代邵雍的诗句:“蛙皷未足听,蚊雷未易驱”,通过蛙鸣与蚊声的对比,表现夏夜的生动。
    近现代作品中,如姚光《夜起一首次钝根》:“惟闻蛙鼓似谈经”,赋予蛙鸣拟人化的诗意。

  2. 例句参考

    • “微风曳影庭间竹,蛙鼓溪声枕上催。”(描写自然之趣)
    • “数一数自己的脚步,有多少是敲在一架蛙鼓上。”(借蛙鸣表达生活节奏)

三、其他信息

如需更详细的古籍原文或例句,可参考《汉典》等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百感交集崩骇鼻烟瓶柴木鸱吓赤油出夫淳卤徂殁大辩论掂提东边二踢角飞过海封胡羯末粉金棼襍负任赶脚干谋官复原职管乐器过后寒鹊寒粥呵会后部见微知著简注郊禘经事救国埳室考查来笃良宵美景龙圆冒颜闹标棚寮婆留齐镳齐服萋毁权官人样瑞历三百删汰收信人四代田畈通知单拓书手万别千差王阳术翁翁缃绮霞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