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并驾。《文选·张衡<南都赋>》:“騄驥齐鑣,黄閒机张。” 吕延济 注:“齐鑣,齐轡也。” 晋 陆机 《赠冯文罴迁斥丘令》诗:“方驥齐鑣,比跡同尘。” 唐 刘禹锡 《送张盥赴举》诗引:“吾不幸,嚮所谓同年友,当其盛时,联袂齐鑣,亙絶九衢,若屏风然。”
“齐镳”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并驾”或“并列行进”的状态,常见于诗文和典籍中。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齐镳”意为并驾,指车马或人物并列前行。其中“镳”指马具中的衔铁或马辔,引申为控制马匹的缰绳;“齐”则强调同步或并列的动作。
字源与注音
古籍引用
比喻引申
除字面意义的“并驾”外,也可用于比喻同类事物或人物的齐头并进。例如:
“齐镳”多用于文学作品中,既描述车马并列的实际场景,也象征人物或事物的同步发展。其含义与“并驾齐驱”“齐头并进”等现代成语相近。若需深入考据,可参考《文选》《陆机诗集》等古籍原文。
齐镳,一个成语词汇,是指两者并列齐头而进。它用来描述在某种情境下,双方地位平等,行动协调。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伙伴、朋友、同事之间的关系或合作。
齐镳这个词可以拆分为两个部首:齐和镳。其中,“齐”是左右结构的部首,意思是整齐、平衡;“镳”是一个形状像钱币的部首,意思是马镫。整个词汇共有14个笔画。
齐镳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这本史书中,相传是魏国的大夫蔡泽在与齐国大夫鲍昭共同起草《草书》时所说的话。它在汉字中的繁体写法是「齊鑣」。
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中,齐和镳的形状稍有不同。齐的左边有一个竖体的撇,形如「丿」;而镳的形状更像一个由两根直线构成的横幅,中间有两个小点。
1. 他们在工作上齐镳并进,成功地完成了项目。
2. 她与好友一起创业,齐镳相助,取得了***************。
组词:结伴、并肩、携手
近义词:比肩、同心协力、合作无间
反义词:胜者为王、一方胜一方负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