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徒役的意思、徒役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徒役的解释

(1).服劳役的人。《墨子·尚贤中》:“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周书·窦炽传》:“ 炽 辞以天下未定,干戈未偃,不宜輒发徒役。” 唐 张九龄 《和黄门卢监望秦始皇陵》:“徒役如雷奔,珍怪亦云蓄。” 章炳麟 《国故论衡·辨诗》:“又《成相》《雅辞》者,徒役送杵,其句度长短不齐,亦悉入録。”

(2).门徒;弟子。《韩非子·显学》:“藏书策、习谈论、聚徒役、服文学而议説。” 汉 王充 《论衡·问孔》:“如徒役之中多无妻, 公冶长 尤贤,故独妻之,则其称之,宜列其行,不宜言其在縲絏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徒役”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一、作为普通词语

  1. 服劳役的人
    指被强制从事体力劳动或苦役的人,常见于古代文献。例如:

    • 《墨子·尚贤中》提到将不肖者“抑而废之,以为徒役”。
    • 唐代张九龄的诗句“徒役如雷奔”也描述劳役场景。
  2. 门徒或弟子
    此义项使用较少,多指跟随学习的人。例如章炳麟在《国故论衡》中提及“徒役送杵”。


二、作为成语

含义:形容无意义的劳动,白白耗费精力却无成效。
构成解析:


总结差异

类型 含义 来源侧重
词语 劳役者/弟子 历史文献
成语 无效劳动 现代词典

建议结合具体语境选择释义,古籍中多指“劳役者”,现代用法更倾向成语含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徒役

徒役是指古代社会中奴隶或佣工进行的劳役。这个词由“徒”和“役”两个字组成。

拆分部首和笔画

“徒”字的部首是彳,总笔画数为5;“役”字的部首是彳,总笔画数为5。

来源

徒役这个词来源于古代社会的奴隶制度,奴隶或佣工被迫进行的劳役就称为徒役。

繁体

徒役的繁体字为「徒役」。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书写法稍有不同,徒役的古汉字写法为「徒役」。

例句

1. 古代的奴隶制度下,奴隶们承担着各种徒役。

2. 这些佣工每天从早到晚进行着繁重的徒役。

组词

徒弟、役使、徒步、徒劳

近义词

苦役、奴役

反义词

自由、解放

别人正在浏览...

薄谴别壄鼻梁骨餐饮策府怅惘城垣垂荣悼词鞑夷抖擞精神笃降犎牛帉帨佛郎嵌伏薮广播电台骇跳虹草呼搧见面钱简讯交查激盗君子觞狼吞两刀论法縺缕临绝洛水马龙茅土麻绳菜末略评改跧坐驱使燃石忍情乳卵塞关三宅山塲胜览深脉受黜授简水滑酸怀调味汪氏僞撰诬词五行生胜武敏无铨次宪天小刀小儿女西第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