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激盗的意思、激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激盗的解释

谓伪善的奸贼。 三国 魏 嵇康 《释私论》:“或谗言似信,不可谓有诚;激盗似忠,不可谓无私,此类是而非是也。” 戴明扬 注:“《汉书·王莽传》:‘敢为激发之行。’注:‘激,急动也。’案:此谓奸人故作激急,有时似忠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激盗”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解析:

  1. 基本释义
    指伪善的奸贼,即表面看似忠诚或正直,实则心怀不轨的人。该词由“激”(急动、激烈)与“盗”(奸贼)组合而成,强调通过激烈言行伪装忠义的行为。

  2. 文献出处与例句
    最早见于三国时期嵇康的《释私论》:“激盗似忠,不可谓无私,此类是而非是也。” 此处通过对比,揭示伪善者以激烈表现掩盖私心的本质。

  3. 注解与延伸
    戴明扬在注释中引用《汉书·王莽传》的“激发之行”,指出“激”在此指“急动”,即奸人刻意表现出急切、激昂的姿态以伪装忠诚,实则为谋私利。

  4. 现代语境应用
    该词多用于古典文学或历史分析中,现代汉语已不常见,但可借以形容某些表里不一、利用激烈言行博取信任的虚伪人物。

总结来看,“激盗”通过拆解字义与文献例证,生动刻画了古代对伪善者的批判,具有鲜明的道德评判色彩。

网络扩展解释二

激盗的意思

《激盗》是一个词汇,它由“激”和“盗”两个字组成。激盗的意思是激励、鼓动或者唆使人进行盗窃活动。

拆分部首和笔画

“激”字的部首是“水”,表示与水有关的事物,它由12个笔画组成。

“盗”字的部首是“皿”,表示与器皿有关的事物,它由11个笔画组成。

来源

《激盗》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献和历史故事。在古代社会中,人们可能会通过激励和鼓动他人来实施盗窃行为。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被引申为一种负面的行为。

繁体

《激盗》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激盜」。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举个例子,古时候的“激”字常常以草书形式写成「[+]」,而古时候的“盗”字常常写成「釖」。

例句

1. 他被判定为在案件中激盗他人。

2. 这个电影中的角色试图激盗珠宝店。

组词

激励、盗窃、诱导

近义词

煽动、鼓动、唆使

反义词

抑制、阻止、防止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