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舵板。 清 吴伟业 《再观打冰词》:“商船虽住起潜听,冰底有声柁牙应。”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自 苏州 北上以柁牙触损,泊舟 兴济 之南。”
“柁牙”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船舶结构中的部件,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含义
指船舶的舵板,即控制航行方向的装置。该词属于古代航海术语,现代已较少使用。
文献出处
构词分析
用途与功能
舵板是古代木船转向的核心部件,通过调整其角度改变水流方向,从而控制船体行进路径。
总结
“柁牙”是古代文献中船舶部件的专称,现代汉语中已逐渐被“船舵”“舵板”等词汇替代。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多见于明清文学作品。
柁牙,是一个汉字词汇,具有丰富的意义和用法。
柁牙指的是古代车辆上连接车轮和车身的部件,也被用来比喻人体上突出的骨骼或肌肉。
柁牙的拆分部首是木字旁“木”,拆分的笔画数为13画。
柁牙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车驾制度,用于加固车辆结构。在繁体中,柁牙的写法为“柁牙”。
在古时候,柁牙的写法稍有不同,使用柁旁加上牙旁来表示。柁旁由木字旁和土字旁组成,牙旁表示车轮。
1. 他练习武术多年,柁牙突出,力大无穷。
2. 车轮上的柁牙断裂,车辆无法正常运行。
柁牙可以和其他词汇组合成不同的词组,如柁牙车、柁牙筒等。
柁牙的近义词包括车轮、车辙等。
柁牙的反义词可以是车身、车厢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