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薇藿的意思、薇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薇藿的解释

薇和藿。贫苦人用以充饥。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被褐代袞衣,薇藿当嘉饍。”《文选·曹植<杂诗>之二》:“毛褐不掩形,薇藿常不充。” 李周翰 注:“薇藿,草菜之食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薇藿是汉语中的复合词,由“薇”与“藿”两个单字组合而成,其含义需结合二者的本义及古代文献用例综合理解:

一、单字释义

  1. 指豆科野豌豆属植物,古称“巢菜”或“野豌豆”。《说文解字》释:“薇,菜也,似藿。”其嫩茎叶可食,常见于山野。《诗经·小雅·采薇》中“采薇采薇,薇亦作止”即描述采摘薇菜的情景,反映古代百姓的贫苦生活。

  2. 本义为豆叶,尤指大豆的叶子。《广雅·释草》载:“豆角谓之荚,其叶谓之藿。”古代贫民常以豆叶为食,故“藿食”代指粗劣的饭菜,如《战国策》有“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之载。

二、复合词“薇藿”的语义

三、典籍用例

四、现代语义演变

现代汉语中,“薇藿”一词已罕用于日常,但作为古典语汇仍存于文史研究领域,其核心意象(贫寒、隐逸)在解读古籍时具有重要文化价值。


参考来源:

  1. 《说文解字注》(中华书局)
  2. 《广雅疏证》(中华书局)
  3. 《韩非子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
  4. 《史记》(中华书局点校本)
  5. 《淮南子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
  6. 《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薇藿”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wēi huò,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解析:

1.基本含义

“薇藿”由两种植物组成:

2.文献出处

该词在古籍中多次出现,例如:

3.用法与引申

4.现代应用

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多见于古典文学研究或历史语境中,用于描述古代社会底层的生活状态。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抱朴子》《文选》等古籍原文,或查阅权威词典(如、4)。

别人正在浏览...

哀哇爱物儿阿拉白夺笔供不住气怊怅插签儿的舂谷筹算楚客词打烊垫溢督促顿具逢场竿木丰条复赛附随高鉴黄绮坚定不移茧观浇诡祭菜羁缚忌憎崛出刊大克石旷隔腊田楞手楞脚梁窦嶙囷轮轩伦族马蹄草门栏麪筋溟洲南山寿判断句盘铃傀儡判状倾跌青山一发球琳人排如愿失漏硕望宿德四神损瘦肃晏屯塞外层大气兀尔销明草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