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土星。《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岁在星纪而淫於玄枵” 唐 孔颖达 疏:“五星者,五行之精也。历书称木精曰岁星,火精曰荧惑,土精曰镇星,金精曰太白,水精曰辰星。”
(2).人参的异名。 宋 刘敬叔 《异苑》卷二:“人参一名土精,生 上党 者佳。”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人参》:“其在五参,色黄属土而补脾胃,生阴血,故有黄参血参之名。得地之精灵,故有土精地精之名。”
“土精”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需结合具体用法区分:
一、天文学与植物学含义
指土星
古代将五行与星体对应,土星被称为“土精”。例如《左传》注疏中提到“土精曰镇星(即土星)”,体现古代天文观。
人参的别称
在中医药典籍中,人参因生长于土地且具滋补作用,被称为“土精”。如《本草纲目》记载:“得地之精灵,故有土精、地精之名。”
二、成语含义
作为贬义成语,“土精”形容人或事物粗俗、缺乏修养。
三、文学与诗词中的使用
部分古诗文将“土精”用于象征或隐喻,如明代诗句“后土精灵夜相语”,但此类用法较罕见。
需根据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科学/医学语境多指土星或人参,日常语言中则多为讽刺性成语。
土精是指土壤中的微生物,也可以指代土壤中富含养分的精华部分。在民间传说中,土精也常被人们称为土地之神。
土精的部首是土字(土壤),它的拆分部首是土。土精共有7个笔画。
《土精》一词最早出现于《左传·宣公十四年》,但在《庄子·列御寇》中也有相关记载。后来,《增广贤文》中也有“择日成盟,使讳於土精”的引用。
土精的繁体字为「土精」。
在古代,土精的写法可能会有所变化,譬如可以写作「土靈」(土灵)或「土精靈」(土精灵)等。
1. 农民们认为土精会保佑庄稼的生长。
2. 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土精的作用和影响。
土壤、土地、土层、精华、精髓、微生物、民间传说、土地之神
土灵、土地神、土地公
水精、火精、木精、金精、火鬼、水鬼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