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阻的意思、推阻的详细解释
推阻的解释
推辞,拒绝。 元 无名氏 《云窗梦》第二折:“今日6*您儿初进门来,备了一盃酒,请奶奶和大姐喫,休要推阻。”《三国演义》第八回:“太师亲临,老夫焉敢推阻。”《西湖二集·徐君宝节义双圆》:“这亲事是别人求之不得的,在下怎敢推阻?”
词语分解
- 推的解释 推 ī 手抵物体向外或向前用力使物移动:推车。推搡。推拿。推倒。推敲。顺水推舟。 使用工具向前移动进行工作:推头。推土。 使事情开展:推广。推行(妌 )。推动。推销。 进一步想,由已知之点想到其它:推及。推究。推导。推论。推测。推事。 往后挪动(时间上):推延。推移。 辞让,脱卸:推让。推却。推委。推辞。 举荐,指出某人优点:推许。推重(恘 )。推举。推崇。 让出,献出:推恩。推心置腹。 拉 笔
- 阻的解释 阻 ǔ 险要的地方:“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 拦挡:阻挡。阻隔。阻拦。阻力。阻挠。梗阻。劝阻。阻击。阻抑。阻滞。阻难(刵 )。阻塞(?)。 艰难:道阻且长。 笔画数:; 部首:阝; 笔顺编号: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推阻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推阻,汉语词汇,读音为tuī zǔ,指推辞拒绝、借故推托阻拦。其核心含义在于以言语或行动表示不接受、不答应,并设置障碍阻止某事进行。
详细释义
-
推辞拒绝:
- 指不接受对方的请求、邀请或好意,明确表示婉拒。
- 示例: 他再三邀请,但对方总是找借口推阻。来源依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 示例: 对于不合理的请求,应当明确推阻。来源依据:《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
借故推托阻拦:
- 指在行动上设置障碍,拖延或阻止某事的进展或实现,常带有找理由、找借口的意味。
- 示例: 办理手续时,他遇到工作人员的无理推阻。来源依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4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
- 示例: 计划因多方推阻而未能如期实施。来源依据:《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构成与用法
- 构词方式: “推阻”是一个并列式复合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的动词性语素“推”和“阻”组合而成。
- “推”:有推却、推辞、推诿之意。
- “阻”:有阻挡、阻碍、阻止之意。
- 两者结合,更强调了在言语上推辞和在行动上阻拦的双重含义。来源依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 词性:动词。
- 常用语境: 常用于描述对请求、邀请、要求、计划、行动等的消极回应或阻挠行为。常与“再三”、“百般”、“无理”等词搭配使用,强调拒绝或阻拦的程度或性质。
近义词辨析
- 推辞: 侧重于言语上的婉言拒绝。如:他推辞了宴请。
- 推托: 侧重于找借口、找理由来拒绝或逃避责任。如:他总是推托工作忙。
- 推诿: 侧重于把责任或事情推给别人。如:遇事不要互相推诿。
- 阻拦: 侧重于行动上的直接阻止。如:阻拦车辆通行。
- 推阻: 兼具“推辞/推托”的言语拒绝和“阻拦”的行动阻止双重含义,语义更重,常带有消极色彩(如无理、故意)。来源依据:《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推阻”一词精确地表达了在言语上找借口推辞拒绝,并在行动上设置障碍进行阻拦的行为。它体现了对某事或某请求的明确不接纳和积极阻碍的态度,常含有消极或不满的意味。其构成体现了汉语并列式复合词的特点,由“推”和“阻”两个核心语素共同定义其完整语义。
网络扩展解释
“推阻”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推辞、拒绝,通常用于表示对他人的请求、邀请或安排委婉回绝。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 拼音:tuī zǔ
- 词性:动词
- 含义:通过言语或行动表示不接受,常见于书面或古代语境。例如:“再三推阻”“不敢推阻”。
二、出处与例句
- 古代文学作品:
- 明代《琵琶记》:“你没事推阻做什么?”(表示拒绝邀请)。
- 《三国演义》:“太师亲临,老夫焉敢推阻?”(表达不敢拒绝)。
- 清代诗词:
- 黄遵宪《己亥杂诗》:“此是寻常推阻力,人间浪作震雷惊。”(比喻常见的拒绝行为)。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推辞、拒绝、推托、谢绝。
- 反义词:接受、应允、承允、答应。
四、使用场景
- 日常交流:适用于正式或委婉的拒绝,如“他推阻了对方的邀约”。
- 文学创作:多见于历史小说、诗词,增强语言古典感。
如需更全面的例句或出处,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相关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嗷骚备料鄙媟馞馞不奈车衡晨安车羽传觞触绪跐踦酢伪典主雕鷄二龚防隅沸涌風動副墨改而更张桂宫兰殿河塘红裳红情緑意皇鸟昏腾腾护身佛讲问焦霹雳金帛峻迈秬黍来嚼铁联系实际柳絮才高轮輮摩娑石年家子女孙盘衍前却奇賌憩息全肥曲江会绕梁遏云热辐射人味襦袍散嗽折充适统师昭朔食书缺有间同甫通幰相朝县佐袭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