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信的意思、符信的详细解释
符信的解释
(1).符节印章等信物的统称。 汉 班固 《白6*虎通·瑞贽》:“ 舜 始即位,见四方诸侯合符信。”《后汉书·袁安传》:“ 安 乃劾 景 擅发边兵,惊惑吏人,二千石不待符信而輒承 景 檄,当伏诛。” 宋 苏轼 《关陇游民私铸钱与江淮漕卒为盗之由策》:“今 秦 蜀 之中,又裂纸以为币,符信一加,化土芥以为金玉,奈何其使民不奔而效之也?”
(2).凭据。《史记·外戚世家》:“ 少君 年四五岁时,家贫,为人所略卖。其家不知其处,传十餘家……从其家之 长安 。闻 竇皇后 新立,家在 观津 ,姓 竇 氏。 广国 去时虽小,识其县名及姓,又尝与其姊採桑堕。用为符信,上书自陈。” 郭希仁 《从戎纪略》:“ 勿幕 又貽余‘墨侠’二字草章,以为符信。”
词语分解
- 符的解释 符 ú 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用的凭证:虎符。符信。符节。 代表事物的标记、记号:符号。音符。 相合:符合。言行相符。 道士画的驱使鬼神的图形或线条:符咒。护身符。 古代称祥瑞的征兆:符瑞。符应(宯 )(指天降“符瑞”,与人事相应)。 姓。 笔画数:; 部首:竹; 笔顺编号:
- 信的解释 信 ì 诚实,不欺骗:信用。信守。信物。信货。信誓旦旦。 不怀疑,认为可靠:信任。信托。信心。信念。 崇奉:信仰。信徒。 消息:信息。杳无音信。 函件:信件。信笺。信鸽。信访。 随便,放任:信手(随手)。信步(随意走动,散步)。信笔。信意。 同“芯”。 姓。 疑 信 ē 古同“伸”,舒展开。 古同“伸”,表白。 疑 笔画数:; 部首:亻; 笔顺编号: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符信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符信”是古代用于验证身份或传达命令的凭证,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定义
-
信物统称
指符节、印章等具有官方效力的物品,常用于验证身份或执行命令。例如汉代虎符、竹使符,需两半相合才可调兵。
-
凭据功能
作为通行或执行任务的证明,如《史记》记载窦少君通过采桑堕地的细节作为认亲的“符信”。
二、词源解析
- 字形构成
“符”从竹部,本义为竹制信物,后扩展为各类凭证,如虎符、符文;“信”强调信用属性,二者结合体现权威性与可信度。
- 历史演变
早期用圭璋作信物,后以竹木、金属符节替代,如《周礼》记载“门关用符节”。
三、应用场景
- 军事调遣
如虎符需两半吻合方可发兵,防止擅自行动。
- 行政文书
官府公文加盖符信印章以表合法性,宋代甚至出现“裂纸为币”加盖符信的现象。
四、总结
符信是古代社会维系权力运行的核心工具,兼具防伪与授权功能,其形式从实物凭证扩展到文书印章,反映了古代行政与通信制度的发展。如需更详细例证,可参考《白虎通》《后汉书》等典籍记载。
网络扩展解释二
《符信》一词是指"符合信任"的意思。它由两个部首组成。其中,"符"部首是汉字的一个基本部首,意味着"符合"、"印章"等。"信"部首则代表信任、相信等含义。根据这些部首,我们可以知道《符信》这个词是表示满足信任的意思。
其拆分部首和笔画如下:
- "符"部首的笔画数为四画。
- "信"部首由人字旁和言字旁组成,共有五画。
《符信》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在古代有不同的写法,而《符信》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将"符"写作"籙","信"写作"信"。这种古代写法也显示了"符合信任"的含义。
在繁体中,"符"被写作"籙","信"保持不变。
以下是关于《符信》的例句:
1. 他的行为和言行都完全符信他的诺言。
2. 目前的情况符信我们的预期。
一些相关的组词包括:符合、完全符和信任。这些词与《符信》有着相似的含义或相关的概念。
近义词可以是:相符、一致。它们与《符信》在意思上有一定的相似性。
反义词可以是:不符、不信任。它们与《符信》有着相反的含义。
希望这些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我很乐意继续回答。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