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视草的意思、视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视草的解释

(1).古代词臣奉旨修正诏谕一类公文,称“视草”。《汉书·淮南王刘安传》:“每为报书及赐,常召 司马相如 等视草乃遣。”《旧唐书·职官志二》:“ 玄宗 即位, 张説 、 陆坚 、 张九龄 、 徐安贞 、 张洎 等召入禁中,谓之翰林待詔。王者尊极,一日万机,四方进奏,中外表疏批答,或詔从中出,宸翰所挥,亦资其检讨,谓之视草。” 宋 辛弃疾 《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词:“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

(2).泛指代皇帝起草诏书。《明史·文苑传四·陈仁锡》:“ 魏忠贤 冒边功、矫旨锡上公爵,给世券。 仁锡 当视草,持不可。其党以威劫之,毅然曰:‘世自有视草者,何必我!’ 忠贤 闻之怒。”参阅 明 张萱 《疑耀》卷七、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卷二一。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视草”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含义,需结合具体使用场景理解:

一、成语含义(比喻义)

基本解释:形容对待事物漫不经心、不重视。

二、历史职官术语(本义)

具体含义:指古代词臣为皇帝起草或修正诏书的工作。

三、总结对比

含义类型 核心意义 典型出处
成语比喻 轻视、不认真 现代词典释义(如)
历史职能 起草/修正诏书 《汉书》《旧唐书》等(如)

注意:日常使用中需根据上下文区分,避免混淆两种含义。若需进一步考证历史用例,可参考《汉书》《明史》等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视草

视草(shì cǎo)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是一个名词。下面将对该词进行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进行解释。

拆分部首和笔画

视草的第一个字“视”(shì)是由“见”(jiàn)作为部首,形声字,由示部(左)、见部(右)组成,总共有七个笔画。第二个字“草”(cǎo)是由“艹”(cǎo)作为部首,中文独体字,只有三个笔画。

来源

视草这个词是现代汉语词汇,来源于中医药学中的一个概念。在中医中,视草是一种草本植物,又名道草、野葱、野蒜等。它具有祛风散寒、止咳化痰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咳嗽、感冒等病症。

繁体

视草的繁体字为“視草”,繁体字中的“視”字在写法上比简体字稍有变化,但仍然保留了“见”字作为部首。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视草”这个词可能有不同的写法。根据《康熙字典》的记载,其中的“视”字可能会写作“視、眎、眂、眎”等,而“草”字可能会写作“漕、堖”等。

例句

1. 医生给我开了一服视草汤,希望能缓解我的咳嗽。

2. 这种名贵的中草药中含有大量视草成分。

组词

视草的组词可以有:“视草汤”、“视草成分”、“视草疗法”等。

近义词

视草的近义词可以有:“草药”、“中草药”、“草方”等。

反义词

视草没有明确的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

案记白贲不可更新资源长青偿息弛侯出拔出留出律答话道达电报局钓差雕章法锦凡鳞愤激扶犂革究功名利禄广文骨笃姑宽汉语大词典嗥叫何隔贺铸滑澾回节虎将祸辟贾终节爱计筭絶业驹留均壹橘心刊误款杂来历猎碣龙综米老鼠冥观咪唑慕思骈首就戮日息三杯两盏沙尘山节藻棁讪駡审覈水旦隋宫素幔镗镗亡君文衮械具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