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树荆棘得刺,树桃李得荫的意思、树荆棘得刺,树桃李得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树荆棘得刺,树桃李得荫的解释

比喻恶有恶报,善有善报。《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 蒯公 大喜,想道:‘树荆棘得刺,树桃李得荫’,若不曾中得这个老门生,今日身家也难保。”

网络扩展解释

“树荆棘得刺,树桃李得荫”是一句源自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的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拆解如下:

字面解释

字面含义为:种荆棘会被刺扎,种桃李则能乘凉。


深层寓意

  1. 因果报应:比喻行为与结果的关系,强调“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例如:在《警世通言》中,蒯公因提携老门生而保全自身,印证了“种善因得善果”的道理。

  2. 行为导向:提醒人们选择善行,避免作恶。类似“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来源与发展


这句成语以自然现象类比人事,核心在于强调“选择决定结果”。其简洁的比喻和普适性,使其在道德劝诫、文学创作中广泛应用。

网络扩展解释二

树荆棘得刺,树桃李得荫

这句成语的意思是,树上长满了荆棘,就会刺伤人;而树上长满了桃李,就会给人提供荫凉、结果实。

树荆棘得刺的拆分部首和笔画如下:

树(木,4画)+ 荆(艹,12画)+ 棘(木,12画)+ 得(彳,7画)+ 刺(刀,8画)

树桃李得荫的拆分部首和笔画如下:

树(木,4画)+ 桃(木,8画)+ 李(木,7画)+ 得(彳,7画)+ 荫(艹,12画)

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韩愈,他在《黄鹤楼》一诗中有着这样的写道:“树荆棘得刺,树桃李得荫。”这句诗引申出来成为了一句成语,形容不同的树所带来的结果。

这个成语的繁体字写法是「樹荊棘得刺,樹桃李得蔭」,基本上和简体字写法相同,只是将「荫」字改为了「蔭」字。

在古时候,这个成语的汉字写法有所不同,「树」字当时写作「樹」,「荆」字写作「荊」,「棘」字写作「瘠」,「得」字写作「得」,「刺」字写作「刺」。也就是「樹荊瘠得刺,樹桃李得蔭」。

例句:

他从小就明白树荆棘得刺,树桃李得荫的道理,所以他一直努力学习,为了将来可以享受桃李得荫的日子。

组词:

荆棘、桃李、得刺、得荫

近义词:

树桃李得荫的近义词有「树上长果实,给人遮荫」

反义词:

树荆棘得刺的反义词是「花草树木,给人提供遮荫」。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