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参叩的意思、参叩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参叩的解释

亦作“ 参扣 ”。1.参酌叩问。 宋 苏轼 《与滕达道书》之十七:“意谓中涂必一见,得相参扣。” 明 宋濂 《楚石禅师六会语序》:“惟诣 寂照 之室,反覆参叩。”

(2).拜见。 唐 慧能 《坛经·机缘品》:“﹝ 怀让禪师 ﹞初謁 嵩山 安国师 , 安 发之 曹溪 参扣。” 陈衍 《元诗纪事·明本》引《中峰行录》:“駙马太尉 瀋王 王璋 ,遣参军 洪钥 齎书币,叙弟子礼,期请上命南来参叩。”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参叩是汉语复合词,其含义可从字源、本义及引申义三个层面解析,兼具动作与思想交流的双重内涵:


一、字源解析

  1. 参(cān)

    本义为“介入、加入”,引申为“探究、研讨”。甲骨文象形为星宿排列,后衍生出“参验”“参悟”等义,强调深入介入事物本质。

    来源:《说文解字注》「参,商星也。从晶,㐱声。」

  2. 叩(kòu)

    原指“敲击”,如《论语·宪问》「以杖叩其胫」,后扩展为“询问、请教”,如《礼记·学记》「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

    来源:《汉语大词典》「叩,击也。引申为问难。」


二、本义:请教与辩难

参叩最早见于禅宗文献,指通过问答形式探究佛理,包含“参问”与“叩击”两层动态:


三、引申义:学术与思想的深度交流

明清时期词义泛化,泛指学术研讨或思想碰撞:

  1. 考据求证:清代朴学家「参叩经史,考订异同」(戴震《孟子字义疏证》);
  2. 艺术切磋:文人画论中「参叩古法,自出机杼」(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来源:《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子部相关评述。


四、现代用法

当代汉语中多用于书面语或专业领域:


参考资料

  1. 许慎《说文解字注》(中华书局影印本)
  2. 释普济《五灯会元》(苏渊雷点校本,中华书局)
  3.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4.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5.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华书局整理本)

网络扩展解释

“参叩”是一个由“参”和“叩”组成的复合词,其含义需结合语境具体分析。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词义构成与核心含义

二、主要解释方向

  1. 参酌叩问
    指通过探讨和询问来参悟道理,常见于学术或宗教语境。例如:

    • 宋代苏轼在《与滕达道书》中提到“得相参扣”,即相互讨论()。
    • 明代宋濂描述禅师“反复参叩”,意为深入交流()。
  2. 拜见、敬谒
    用于表示对尊长或智者的拜访,带有敬意。如唐代慧能《坛经》记载怀让禅师“参扣”嵩山安国师()。

  3. 异体写法
    该词亦作“参扣”,二者通用()。

三、使用场景

四、态度与延伸意义

“参叩”不仅是一种行为,更体现谦逊求学的精神,常见于强调师徒传承或文化探讨的文献中()。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用例,可参考古典文集或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暗楼子白日做梦白衣尚书绊翻閟奥陈镜开冲夜楚颜蹈武得到顶搭顶佛第十二夜端较烦笼風話封洫负韊负载篙子工效够瞧的挂图觚编瑰轶合刃怀猜黄貂黄米浆壶角头巾接待嗟唶金窗局陈具礼开解课金老字号量决离距柳课龙虎榜履立木雁枿坐前敌弃货青芝瞿如髯客辱害神根示知棠阴铁冠吾公祥火小腹邪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