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裁诏的意思、裁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裁诏的解释

谓替皇帝起草诏书。 唐 李嘉祐 《和张舍人中书宿直》:“裁詔催添烛,将朝欲更衣。” 元 袁桷 《寿李承旨四十韵》:“玉署亲裁詔,青蒲独奉宸。”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裁诏”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是替皇帝起草诏书。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该词由“裁”和“诏”组成:“裁”指对文字进行剪裁、拟定,“诏”即皇帝发布的命令或文书。因此,“裁诏”特指为皇帝起草诏书的职责或行为。

  2. 历史用例

    • 唐代例证:李嘉祐《和张舍人中书宿直》中“裁诏催添烛”一句,描述中书舍人连夜起草诏书的情景,体现其职务重要性。
    • 元代例证:袁桷在《寿李承旨四十韵》中用“玉署亲裁诏”形容官员在翰林院草拟诏书的场景。
  3. 相关延伸
    该词常见于描述古代中央文官(如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的职责,强调其参与国家政令制定的职能。部分文献也将“裁诏”与“奉宸”(侍奉皇帝)并列,凸显起草诏书者的特殊地位。

  4. 近义与关联词
    近义词包括“拟诏”“草诏”,而“奉诏”“宣诏”则侧重诏书的传达与执行,与起草环节形成对比。

“裁诏”是古代官员代皇帝起草诏书的专称,反映了皇权制度下文书运作的特定流程。如需了解更全面的历史背景,可参考古典文献或权威词典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标题:《裁诏》的意思、拆分、来源和古代写法 段落1 — 裁诏的意思: 裁诏是指君主或者上级官员根据情况所做的判决、决定或命令。它用来管理和指导社会中各种事务的进行。 段落2 — 裁诏的拆分和笔画: 裁诏包含两个字:裁和诏。裁由衣和斤两部首组成,共有12画。诏由讠和召两部首组成,共有12画。 段落3 — 裁诏的来源: 裁诏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官方文书和文件。在古代,君主或官员会用笔写下命令和判决,然后派遣使者将其送至各处。这些文书和文件就被称为裁诏。 段落4 — 裁诏的繁体字: 在繁体字中,裁诏的写法保持不变,仍然是「裁诏」。 段落5 — 古代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和现代有所不同。裁诏的古代写法可能会略有不同,但整体上还是保留了现代的写法。 段落6 — 裁诏的例句: 1. 君主根据裁诏,赐予了勇敢战士一块金牌。 2. 裁诏发布后,各部门必须按照要求迅速行动。 段落7 — 裁诏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组词:裁决、诏书、裁定 近义词:命令、公告、布告 反义词:请愿、申诉、质询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