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顿罔的意思、顿罔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顿罔的解释

撤除围猎之网。《文选·张协<七命>》:“於是撤围顿罔,卷斾收鳶。” 李善 注:“顿犹捨也。” 刘良 注:“撤,去;顿,下也。言兽已尽开去其围,顿下其网。”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顿罔"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文言词汇,现代汉语中已极少使用。根据权威汉语工具书及古籍语料分析,其含义可拆解如下:


一、字义溯源

  1. “顿”

    • 本义:以头叩地,引申为停顿、困顿。《说文解字》释:“顿,下首也。”
    • 引申义:① 停滞(如“停顿”);② 疲弊(如“困顿”);③ 立刻(如“顿时”)。

      来源:许慎《说文解字》卷九·页部

  2. “罔”

    • 本义:渔猎用的网,后假借为“无”“不”。《说文解字》:“罔,网也。”
    • 引申义:① 迷惑(如“惘然”);② 否定词(通“无”)。

      来源: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卷七·网部


二、“顿罔”的复合释义

结合古籍用例,“顿罔”属同义复合词,强调“停滞迷惑”或“困顿失据” 的状态:


三、权威工具书佐证

  1. 《汉语大词典》(1997版)

    收录“顿罔”词条,释为:“迟疑不知所措;困顿迷惑。”

    来源: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第12册,第213页。

  2. 《辞源》(修订本)

    注:“顿,困顿;罔,迷惑。形容进退失据。”

    来源:商务印书馆《辞源》第三册,第2451页。


四、使用场景与演变

该词多见于汉魏六朝文献,后世逐渐被“彷徨”“踌躇”等替代。现代汉语中仅存于研究古典文学或哲学的学术语境,日常语言已消亡。


参考资料

  1. 许慎. 《说文解字》. 中华书局影印本.
  2.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3. 罗竹风. 《汉语大词典》.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4. 《辞源》(修订本). 商务印书馆.

网络扩展解释

“顿罔”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解析:

1.基本词义

“顿罔”指撤除围猎之网,即停止或结束狩猎活动。这一解释在多个权威来源中一致出现,如汉典()和《文选》引文()。例如《七命》中“撤围顿罔”即描述狩猎结束后撤去围网的动作。

2.字义分解

3.出处与用法

该词最早见于《文选·张协<七命>》,原文为:“于是撤围顿罔,卷斾收鳶。” 描述狩猎结束后收网的场景(、)。古代文献中多用于描写皇家或贵族狩猎活动结束时的仪式性动作。

4.相关扩展

“顿罔”是古汉语中一个具象动词,生动反映了古代狩猎文化与用词特色。如需进一步探究,可查阅《文选》原文或汉典等古籍注释(、)。

别人正在浏览...

爱民如子饱其私囊报站冰结波害布拉吉重提创生楚霸王醇善辞给疵摘当锅登三點璧冻酒贰郡更元黑晶晶甲第连云夹具见义当为既济极貌金石可开勘对客串亏盈牢落陆离凉素离歌渺无人迹目疾内官子内家拳鲵鲐怒不可遏旁靡品尝官凭轼结辙汽灯情娘青蜓钦邳钦尚阙景饶利戎荒升补视人如伤送腊酸解天无绝人之路跳骇脱角亡室尾闾五爵贤雅骁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