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品的意思、身品的详细解释
身品的解释
犹言身材躯干。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上:“阁后有 隆儒殿 ,在丛竹中,制度特小。 王原叔 久在讲筵而身品短,同列戏之曰:‘宜为 隆儒殿 学士。’”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年纪二十餘,身品五尺大。”《三国演义》第二五回:“ 操 见 关公 所穿緑锦战袍已旧,即度其身品,取异锦作战袍一领相赠。”
词语分解
- 身的解释 身 ē 人、动物的躯体,物体的主要部分:身躯。人身。身材。身段。船身。树身。 指人的生命或一生:身世。献身。 亲自,本人:自身。亲身。身教。身体力行。 统指人的地位、品德:出身。身分(坣 )。身败名裂
- 品的解释 品 ǐ 物件:物品。产品。赠品。战利品。 等级,种类:品名。品类。品色。品位。 性质:品质。品行(妌 )。品节(指人的品行节操)。人品。 体察出好坏、优劣等:品评。品第(品评优劣而定其等级)。品味(品
专业解析
“身品”一词在汉语中属于较为书面化的词汇,其含义主要围绕人的外在形体和内在身份地位展开,具体可细分为以下两个核心义项:
1. 形体、身材、体格
- 含义: 指人的身体形态、高矮胖瘦、体格特征等外在的、可见的生理状态。
- 解释: 这个含义侧重于人的物理存在,描述其外貌轮廓和体格状况。
- 例句参考:
- 他身品魁梧,气宇轩昂。(形容身材高大健壮)
- 此人虽身品不高,但动作极为敏捷。(形容身材矮小)
- 注重饮食和锻炼,方能保持匀称的身品。(指整体的身体形态)
- 来源依据: 此义项在《汉语大词典》中有明确收录,释义为“身体,身材”。 古代文献中也有使用,如清代学者孙希旦在《礼记集解·玉藻》的注疏中曾用“身品”来讨论与礼仪相关的身体姿态和体格要求(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2. 身份、品级、地位
- 含义: 指人所处的社会阶层、官职等级、身份地位等社会属性。
- 解释: 这个含义超越了单纯的生理特征,指向人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和等级。
- 例句参考:
- 在封建时代,官员的服饰、仪仗常依其身品高低而定。(指官职等级)
- 无论身品贵贱,在法律面前应人人平等。(指社会地位高低)
- 他虽出身寒微,却从不因身品自卑。(指社会身份)
- 来源依据: 《汉语大词典》同样收录此义项,释义为“身份,品级”。 该用法在古代文献中更为常见,例如在《魏书·官氏志》等史书中,记载官职制度时可能隐含或直接涉及与“身品”相关的等级划分概念(需注意古代用词的具体语境)。
“身品”一词的核心含义指向人的两个方面:一是外在的、生理性的身体形态和体格(身材);二是内在的、社会性的身份等级和地位(品级)。理解该词需结合具体语境来判断其侧重的是形体特征还是社会地位。
网络扩展解释
“身品”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它的核心含义指人的身材躯干,即体型或体格特征。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身品”由“身”(身体)和“品”(品评、类别)组成,合指通过观察或评价人的身体特征所体现的体格、身材。例如:
- 《三国演义》中描写关羽时提到“度其身品”,即根据他的体型制作战袍;
- 金代《西厢记诸宫调》描述人物“身品五尺大”,直接说明身高。
二、古籍中的使用
- 宋代文献
宋敏求在《春明退朝录》中记载,王原叔因身材矮小被戏称为“隆儒殿学士”,侧面反映“身品”用于描述体型特征。
- 元代戏曲
董解元在《西厢记诸宫调》中以“身品五尺大”形容人物,说明该词在口语中的实际应用。
三、现代语境
现代汉语中,“身品”一词使用较少,更多见于古典文学或仿古表述。需注意区分其与“人品”“品格”等词语的差异,后者侧重道德层面,而“身品”仅指身体特征。
四、相关词汇
- 近义词:身量、体格、身形;
- 反义词:无直接对应,可描述为“身品短小”或“身品高大”。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春明退朝录》《三国演义》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白梓报晓鹎鶋便檝搏激才命赤悃酬赠从舅黨固调遣二十四旗方道方游副品根秆功裘归首寒假黑犊合雒化风黄人郇瑕还元水画樯浃和交合矫情干誉迹捕旌举鞠迳考语匡言扐掯历碌乱世英雄貌是情非门阅嫇奵民能宁武子乾渴屈马鸲鹆邵南生财之道识微见几耍奸嗒丧田部吏提点外埠委佗闻风而起无类伍列五世其昌弦月窗新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