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圣藻的意思、圣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圣藻的解释

帝王的文辞。 唐 顾况 《乐府》:“文房开圣藻,武卫宿天营。”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圣藻是汉语中的古雅词汇,具有特定文化内涵,主要含义如下:

一、核心释义

指帝王所作的诗词或文章,特指蕴含尊贵气韵的御笔文字。其中“圣”代指帝王(如“圣驾”“圣旨”),“藻”原指水草,引申为华美的文采或辞章(如《文心雕龙·情采》中“藻绘”喻文采)。该词常见于唐代宫廷文学语境,如杜甫《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中“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句,后人注“圣藻”即指帝王诗作。

二、历史用例与权威典籍佐证

  1. 《汉语大词典》释义

    明确标注“圣藻”为“帝王的文章、辞藻”,引证唐代李適《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诗:“玉輦金舆天上来,花园四望锦屏开。轻丝半拂朱门柳,细缬全披画阁梅。舞蝶飞行飘御席,歌鶯度曲绕仙杯。圣藻垂寒露,仙杯落晚霞。”此例中“圣藻”即指帝王即兴创作的诗歌。

  2. 《文选》注疏考据

    李善注《文选·班固〈东都赋〉》引《礼记》“藻火粉米”释“藻”为华美纹饰,后引申为帝王笔墨的尊称。

  3. 清代文字学补证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释“藻”:“水艸也……假借为文饰”,印证其由自然物象向文化符号的转化逻辑。

三、语义延伸与文化关联

在特定语境中,“圣藻”亦可泛指尊贵者的手迹,如宋代宫廷称御笔书法为“圣藻凌云”(详见《宣和书谱》)。此用法强化了词汇与皇权文化的绑定关系,成为中华礼制文明的语词遗存。


参考来源:

  1. 《杜诗详注》(中华书局,2015年)卷五
  2.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第7卷第1423页
  3. 《文选李善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卷一班固《东都赋》注
  4. 《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段玉裁注“藻”字条

网络扩展解释

“圣藻”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shèng zǎo,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两种主要解释:

  1. 帝王的文辞
    这是较为明确的释义,常见于古代文献引用。例如唐代诗人顾况在《乐府》中写道:“文房开圣藻,武卫宿天营”,这里的“圣藻”即指帝王所作的华美文章或诏令。该用法强调与帝王相关的文学创作,常用于赞美皇家文采或正式文书。

  2. 圣人的境地或高尚品质
    部分来源(如、2)提到,“圣藻”源自《庄子·逍遥游》中“圣人居之”的意境,原指圣人居住之地,后引申为形容具有非凡品质的人或事物。例如可用于赞美道德修养深厚的人,或比喻美好的环境。

使用场景与结构解析

注意:关于《庄子》的起源说法仅见于部分资料,权威性较高的来源(如)更侧重“帝王文辞”的解释。建议在学术或正式场景中优先采用第一种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阿尔山温泉百痾变古易俗俵寄滭泼驳运常僚车藩迟壅宠乐弹壳盗匪大喜过望点鬓雕篆多末二元方程式风尘表物分子筛敷政个中人家贯鱼之序归鞍寒具鸿禧后院嘉草加料煎迫徼怨积谗糜骨激发态进履之书羁游鞫囚老主顾梨花大鼓隶人论死罗弋内急年经国纬泥金扇培堆平易破竹之势轻艓燃烧融达三尺之木衰条霜栗嗣事诵呪榫凿田仆童隶通书憸崄瑕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