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榫凿的意思、榫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榫凿的解释

[mortise chisel] 用来凿切榫眼的凿子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榫凿”是木工术语,指一种专门用于制作榫眼的工具。以下是综合解释:

  1. 基本定义
    榫凿(拼音:sǔn záo)是一种木工凿子,专用于在木材上凿出榫眼(即凹槽),以便与榫头(凸出部分)咬合,形成稳固的榫卯结构。其英文对应词为“mortise chisel”,强调其功能性。

  2. 词源与历史关联

    • 历史上,“榫”与“凿”合称“枘凿”(ruì záo),最早见于《史记》《庄子》等典籍,如“持方枘欲内圜凿,其能入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宋代文献(如《集韵》)将“枘凿”逐渐口语化为“榫卯”,但“榫凿”仍保留工具含义。
    • 考古发现显示,榫卯技术可追溯至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当时已使用石凿等工具加工木构件。
  3. 实际应用方法
    使用榫凿时需配合木工锤,按以下步骤操作:

    • 定位画线:精确标记榫眼位置;
    • 分层凿削:从榫眼边缘向内逐层凿除木料,保持凿子垂直;
    • 修整内壁:用凿刃修平榫眼侧壁,确保与榫头紧密契合。
  4. 与普通凿子的区别
    普通凿子多用于切削平面,而榫凿因榫眼需承受较大咬合力,通常凿身更厚、刃部更窄,以增强抗冲击性。

总结来看,“榫凿”既是具体工具,也承载了中国传统木工技艺中榫卯结构的核心智慧。

网络扩展解释二

榫凿(sǛn záo)是什么意思

榫凿是一个汉字词语,榫的意思是木工制作中的零件,用于木材的连接和固定,凿的意思是一种凿子,用来在木材上凿出榫的形状。所以榫凿的意思就是指用凿子雕刻或制作榫的过程或方法。

榫凿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榫凿的拆分部首是木(mù)和刀(dāo)。

榫的五笔笔画为12,凿的五笔笔画为10。

榫凿的来源

榫凿这个词在中国古代就有使用,是古代木工技艺的专有名词。木工在制作家具或建筑物时需要使用榫凿来连接木材,增加结构的稳定性。

榫凿的繁体字

榫凿的繁体字是榫鑿。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榫凿的写法有一些变化,如“榫”字的左侧木部分写作“木”字偏旁,下面的部分写作“囟”字偏旁,表示木材连接的形状。而“凿”字也经历过一些变化,例如早期的古文字形状为“力”字下加“又”字旁,表示使用力量在木材上凿出孔洞。

榫凿的例句

1. 老师正在教授我们如何用榫凿制作家具。

2. 他熟练地使用榫凿,在木材上凿出了一个精确的榫口。

3. 学徒们正在学习榫凿的技术,用以提高他们的木工技艺。

榫凿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组词:榫头(sǛn tóu)、榫孔(sǛn kǒng)、榫卯(sǛn mǎo)

近义词:榫眼、榫槽

反义词:凿石、凿痕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