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绳约的意思、绳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绳约的解释

绳索。亦比喻拘束,约束。《老子》:“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后汉书·儒林传论》:“至如 张温 、 皇甫嵩 之徒……犹鞠躬昏主之下,狼狈折扎之命,散成兵,就绳约,而无悔心。” 李贤 注:“绳约,犹拘制也。” 宋 叶适 《纪纲议》之二:“人之知虑,不能自出於绳约之内。” 明 张居正 《送南阳公赴留都考功序》:“今之人士,绳约於毁誉之中久矣。” 清 许汝霖 《赠汤宗伯潜庵先生》诗:“百事具规模,羣情奉绳约。”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绳约”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字面义和比喻义两方面理解:

1. 字面含义
指绳索,即用纤维或金属丝拧成的条状物,用于捆绑或固定物体。例如《老子》中“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强调绳索的束缚作用。

2. 比喻含义
引申为约束、限制,多指通过规则、约定对人的行为加以规范。如《后汉书》提到“就绳约而无悔心”,描述在制度约束下仍无怨悔的状态。宋代叶适《纪纲议》中“不能自出於绳约之内”,也体现了规则对人的限制性。

使用场景与特点

经典引用示例
《老子》以“绳约”喻自然之道不可违抗;清代许汝霖诗句“群情奉绳约”,则体现对共同规则的遵从。


如需进一步分析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可提供例句或文献段落。

网络扩展解释二

绳约的意思

绳约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指的是用绳子结成的契约或约定。这是古代中国常见的一种约定方式,它代表了双方的承诺和信任。

拆分部首和笔画

绳约由两个部首组成:纟(糸)和云。其中,纟(糸)是表示与纺织、绳索有关的部首,云表示与云朵相关的部首。

绳约的总笔画数为10个,其中纟(糸)部2画,云部4画。

来源

绳约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周书·洪范》中,描述了两个人利用绳子结成的契约。这表明绳约起源于古代中国,早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即有记录。

繁体

《绳约》的繁体形式为「繩約」。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绳约的写法略有不同,其中纟(糸)部的写法为「幺」,云部的写法为「」。所以古时候的绳约写作「幺」+「」。

例句

1. 我们通过一纸绳约,保证了彼此的承诺。

2. 按照绳约的规定,我们必须履行我们的义务。

组词

1. 绳索:指用于捆绑、拴系、吊挂等的绳子。

2. 绳子:指用线或纤维等搓成的一种长而紧的物体。

3. 约定:指双方自愿并经过协商达成的一种约束性协议。

近义词

1. 条约:指各国之间订立的有关国际事务的协议。

2. 契约:指双方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互相订立的书面协议。

反义词

1. 解约:指解除契约或取消约定。

2. 不约而同:指双方意见一致,没有经过约定。

别人正在浏览...

拔节薄夫倍屣汴宫卜簭宸旨醇酎催驱大小夏侯遁走风中秉烛腹藳抚然干暵稾税哽噎难鸣桂府规锢欢气化胎回睛建櫜角端弓踖踖既乃荆桃敬献紧着踞厕孔昊丽精令锡立式六晋笼莺卤莽率勒缕肉羹马勃牛溲蒙吏面交密教南戏内意蹑逐儗似敲碁青甓诎道擅步饰面霜露之感说白诵德天生尤物同日语武抃陷败小家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