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state;tell]∶申述,告诉
心思无所控告
(2) [charge;accuse;complain;indict]∶向国家机关、司法机关告发
控告他犯了谋杀罪
(1).申述,告诉。《左传·襄公八年》:“敝邑之众,夫妇男女,不遑启处,以相救也。翦焉倾覆,无所控告。”《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朕以眇身,继承鸿业,煢煢在疚,靡所控告。”《太平广记》卷二七七引 唐 戴孚 《广异记·吕諲》:“ 諲 便仰白:母老子幼,家无所主。控告甚切。” 清 刘大櫆 《吴节妇传》:“以一女子寂处闺门,心思既无所控告,况煢煢孱嫠,抱数岁之孤。”
(2).向有关部门告发。 唐 元稹 《弹奏剑南东川节度使状》:“其庄宅等至今被使司收管,臣访闻本主,并在侧近,控告无路,渐至流亡。”《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钱庄上的人大吃一惊,连忙到会审公堂去控告。” 沙汀 《丁跛公》:“于是帐房向他指明,这事早就有人向县里控告了。”
控告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指向司法机关或有关部门揭发、举报他人违法失职行为,并请求依法处理的行为。其核心含义包含以下法律特征:
主体与对象
控告主体通常为权益受侵害的公民或组织,对象则是涉嫌违法失职的个人、机构或公职人员。例如,公民对政府工作人员的渎职行为可向监察机关提出控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35条)。
法律程序性
控告需向法定机关提交(如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或纪检监察部门),并须提供事实依据。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12条,被害人有权就侵犯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向公安机关、检察院或法院控告。
与"告诉"的区别
控告强调对公权力行为的监督(如贪污、滥用职权),而"告诉"多指向法院提起的民事诉讼(《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例如,对法官徇私舞弊的举报属于控告,而债务纠纷的起诉属于告诉。
法律效力与保护
司法机关需依法受理控告,且控告人受法律保护。《宪法》第41条规定公民有权控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
权威参考来源:
控告是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法定途径,具有程序法定性、对象特定性(公权力相关)及法律救济性的核心特征。
“控告”是法律领域的重要概念,具体含义和特点如下:
控告是指个人或组织向公安机关、司法机关揭露违法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并要求依法惩处的行为。其核心在于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常见于刑事案件中(如盗窃、人身伤害等)。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
例如:遭遇盗窃的失主向公安机关指认盗窃者并要求追责,即属于控告行为。
数据来源:可参考《刑事诉讼法》及司法实务案例(详见、2、3、7)。
阿姆哈拉人傲霜枝报告期薄躬避诎不周延参灵策进产期传舍撺椽猝迫打雷发标風旱风情風雨交加腹藳改过自新敢怕苟完龟台黑爪厚秩画到交勉汲绠进陟虮子撅天扑地开剪开基创业苦不堪言餽谢阃正倰僜丽神丽玄买青卖青判行蟠枝贫敝器岸千篇一律乞夺骑驴索句仁寿木洒落三巡三揖山东山相,山西出将诵号岁寒知松柏调舌弄唇威附五蠹显立小诗谐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