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绳愆的意思、绳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绳愆的解释

纠正过失。 唐 白居易 《论元稹第三状》:“臣恐 元稹 左降已后,凡在位者,每欲举事,必先以 元稹 为戒,无人肯为陛下当官执法,无人肯为陛下嫉恶绳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绳愆(shéng qiān)是汉语中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为纠正过失、惩戒错误。以下从训诂学角度分述其详细释义与用法:


一、字义解析

  1. 绳(shéng)

    本义指“绳索”,引申为“规矩、法度” 或“纠正、约束”。《说文解字》释:“绳,索也”,后衍生出“以准则衡量”之意,如《尚书·冏命》云:“绳愆纠谬,格其非心”。

  2. 愆(qiān)

    指“过失、罪咎”。《说文解字》注:“愆,过也”,如《诗经·大雅·抑》有言:“不愆于仪”,意为不失礼仪。


二、复合词释义

绳愆即“以法度纠正过错”,强调通过规范约束行为、惩戒错误。其用法常见于古代文献,多与“纠谬”连用(如“绳愆纠谬”),体现儒家“以礼正行”的思想。例如:

《尚书·说命》载:“惟木从绳则正”,喻指人依准则方能行为端正。


三、权威文献例证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明确释义为“纠正过失”,并引《周礼·天官·大宰》“以八法治官府”中“纠”与“绳”互训,佐证其法制内涵。

  2. 《辞源》(商务印书馆修订版)

    释“绳愆”为“纠正错误”,溯源至《尚书》典故,强调其道德规训功能。


四、文化意涵

该词凝结中国古代“礼法合一”的治理理念,如明清国子监设“绳愆厅”专司学风整饬,体现制度化的道德教化传统(参见《明史·职官志》)。

参考文献

释义综合引自《汉语大词典》《辞源》等权威辞书,例证依据《尚书》《周礼》等经典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绳愆”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字义拆分、历史用例及成语关联三方面综合解析:

  1. 字义解析

    • 绳:本义为木工用的墨线,引申为“标准、法则”,作动词时表示“按标准纠正”,如《说文解字》提到“绳,纠也”。
    • 愆:指“过失、罪过”,如《诗经》中“不愆不忘,率由旧章”。
      组合后,“绳愆”意为以标准来纠正过失,而非单纯指“犯错”。
  2. 历史用例与语境
    该词多见于古籍,如唐代白居易《论元稹第三状》中“嫉恶绳愆”,指官员应履行职责、纠正错误。另《贞观政要》提到魏徵“绳愆纠缪”,强调通过规劝约束君主的过失。

  3. 关联成语
    “绳愆”常与“纠谬”连用为成语“绳愆纠谬”(拼音:shéng qiān jiū miù),指系统地揭露并修正错误,如《尚书·冏命》中“绳愆纠谬,格其非心”。


“绳愆”的核心含义是依照准则纠正过失,多用于描述对他人或自身错误的规劝与修正,而非仅指过失本身。其用法常见于历史文献与成语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规过劝善”的重视。

别人正在浏览...

白翳班寮八司马兵库潮气超石鸱革赐直骢马客存留寸缕蹴躢大别名当朝大暑颠草兜顶断虵蠹孔多大小耳熟能详二弦俯拾皆是鬼雨虹饮宏纵欢忱黄蘖魂飞目断家生婢子金丹警鍊景象鯨舟吉语爵命君王科室鑛朴宽银幕电影连复敛屦列女鸟惊鱼溃畔朋全福手拳握色艺双绝舍眼枢府水式恕直踏踶儓佟陶卫天人际伟丽误乱武卫显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