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盛德的意思、盛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盛德的解释

(1) [sublime virtue]∶崇高的品德

君子盛德

(2) [deep kindness]∶深厚的恩德

足感盛德

详细解释

(1).指四时之盛气。《礼记·月令》:“﹝孟春之月﹞某日立春,盛德在木。” 孔颖达 疏:“四时各有盛时,春则为生,天之生育盛德在於木位,故云盛德在木。”

(2).指盛美之事。《左传·僖公七年》:“夫诸侯之会,非德刑礼义无国不记,记姦之位,君盟替矣。作而不记,非盛德也。”

(3).品德高尚;高尚的品德。《易·繫辞上》:“日新之谓盛德。”《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唐 岑参 《故仆射裴公挽歌》之一:“盛德资邦杰,嘉謨作世程。”《儒林外史》第二七回:“后来我家岳选了典史, 安庆 的乡绅人家,因他老人家为人盛德,所以同他来往起来。”

(4).敬称有高尚品德的人。《左传·文公十八年》:“ 少皥氏 有不才子,毁信废忠,崇饰恶言,靖譖庸回,服谗蒐慝,以诬盛德。” 杜预 注:“盛德,贤人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企羡》:“后取 殷浩 为长史,始到, 庾公 欲遣 王 使下都, 王 自启求住,曰:‘下官希见盛德, 渊源 始至,犹贪与少日周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盛德"是汉语中承载深厚文化内涵的复合词,其核心意义可从以下四个层面解析:

一、本义溯源 《汉语大词典》指出"盛德"由"盛"与"德"构成会意结构,"盛"取《说文解字》"黍稷在器中以祀者也"的祭祀意象,引申为宏大、丰美;"德"按《释名》"得也,得事宜也"的训诂,指符合天地规律的品行。二字组合形成"盛大之德"的本义,特指与天地运行规律相契合的崇高德行。

二、经典阐释 《周易·系辞上》确立"盛德大业"的哲学框架,提出"显诸仁,藏诸用"的辩证关系,强调内在德性外化为经世功业的转化机制。郑玄注《礼记·中庸》时,以"致中和"解盛德,揭示其"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宇宙论维度。

三、历史流变 《晋书·乐志》载魏晋时期"盛德"被纳入礼乐体系,发展出"颂圣德而昭文物"的仪式功能。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创新诠释,将盛德与"明明德"相贯通,构建理学语境下的道德实践论。

四、现代转义 《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收录双重释义:既指"高尚的品德"的人格特质,又含"德政的兴盛"的社会治理内涵。语言监测中心数据显示,当代语用中该词在政论文本的使用频率较20世纪提升37%,常与"新时代""文明建设"等构成语义关联。

网络扩展解释

“盛德”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几个层面详细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崇高的品德
    指人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如《史记》中“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即形容品德深厚却谦逊的君子。
  2. 深厚的恩德
    用于表达对他人恩惠的感激,如“足感盛德”。
  3. 自然规律与四时之气
    古时也指顺应自然规律或四季的旺盛气息,如《礼记》中“盛德在木”描述春季万物生长的自然法则。

二、引证与古籍解释


三、现代用法

  1. 人名寓意
    作为名字时,“盛”象征兴盛、丰盛,“德”指道德品质,组合后寓意“品德高尚且人生丰盛”。
  2. 文学与日常语境
    常用于形容德高望重之人,或表达对他人恩德的感激,如“盛德之举”“感怀盛德”。

四、例句参考

“盛德”既承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与伦理观,也在现代语境中广泛用于品德赞美与恩德描述。

别人正在浏览...

闇沕版权页并名不欺暗室残害唱令家朝坐传信鸟辍舂从公丹墨导源迭逿东垂渡世讽谏趺居弓弧挂恋光荣榜滈滈鹤羽滑移悔惭家常便饭郊庙解空人洁身自好几将讥弄鬾实旧染基岩绝密考究克罗地亚溃茂留后龙头锯角买售棚车鼓笛千里酒千乞鬝头轻猾亲上成亲龟兹板酋魁铨核任举桑菌觞奠笙诗市买实切殊方舒颜陶融僮部无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