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导源的意思、导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导源的解释

(1) [river rises in]∶发源,起源

黄河导源于青海

(2) [derive;originate]∶由某种事物发展而来

非导源于小儒乎。——清· 黄宗羲《原君》

详细解释

(1).发源。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水导源东北 陇山 。”

(2).指引水出流。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渐江水》:“又有 吴瀆 ,破山导源,注於 胥江 。”

(3).引申为事物的起源。 清 秦笃辉 《平书·文艺篇上》:“ 汉 赋虽体近《离骚》,而实导源《雅》《颂》。” 刘师培 《文说》:“自古词章,导源小学。”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导源"是现代汉语中具有双重含义的复合词,其词义经过历时演变形成完整体系。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第285页)和《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第3卷第1126页)的权威解释,该词的语义结构可分为两个维度:

一、本义溯源 指河流的源头起始,属地理学术语。郦道元《水经注·河水》记载"河导源昆仑之墟",此处"导源"即指黄河发源于昆仑山脉的地理事实。该用法常见于古代水文典籍,强调自然地理的客观起源。

二、引申义项 经语义泛化发展,引申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或初始阶段。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提出"杂剧导源于古之巫觋",此处将戏曲起源与古代祭祀仪式建立逻辑关联,体现词义的抽象化延伸。现代汉语中该用法常见于学术著作,如语言学论著中"汉字导源于甲骨文"的表述。

该词的构词法符合汉语联合式合成词特征,"导"含引导、起始义,"源"指事物根本,二字素义项叠加形成复合词。《古代汉语虚词词典》(中华书局)指出这种构词方式在唐宋文献中已趋成熟,明清时期完成词义定型。

网络扩展解释

“导源”一词的解释可归纳为以下方面:

一、基本词义

  1. 发源/起源
    指河流或事物的最初来源。如:
    ▸ 黄河导源于青海(地理发源)
    ▸ 水导源东北陇山(《水经注》记载)

  2. 由某事物发展而来
    强调事物间的衍生关系。如:
    ▸ 迷信导源于无知(精神层面)
    ▸ 汉赋导源《雅》《颂》(文学演变,见)

二、用法特点

三、文献例证

四、近义辨析

与“起源”“发源”相近,但更强调明确的发展脉络,多用于学术或正式语境(综合)。
提示:可通过权威词典(如沪江词典)或文献进一步查证具体用例。

别人正在浏览...

鼇波璧海不打价儿不举才谋超今冠古纯钩藸蒘翠发搭缝打闷棍大面积大臧访查发棹奋肣鹳鹄馆师行己有耻澒濛怀抱儿环渎毁车缄秘艰勤机肠晋惠闻蛙几音卷迹卷帘遽传巨星刻薄陵火碌乱寞寞落落难于上青天青草峒轻言寡信侵欺确认辱寞挼挲伸卷识才尊贤水髩水闸松架送落繐屦遂人琐吏踢毽子外举伪说殟殁虾蟇柝祥妖小手儿鞋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