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东垂的意思、东垂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东垂的解释

(1).东堂的阶上。《书·顾命》:“一人冕,执戣,立于东垂。一人冕,执瞿,立于西垂。” 孔颖达 疏:“《释詁》云:‘疆、界、边、卫、圉,垂也。’则垂是远外之名……堂上而言东垂、西垂,知在堂上之远地,当於序外东厢、西厢必有阶上堂,知此立于东西堂之阶上也。”

(2).东部边境。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女出於 苧萝山 ,欲献於 吴 。自谓东垂僻陋,恐女朴鄙,故近大道居,去县五里。”《后汉书·东夷传·高6*6*丽》:“ 遂成 死,子 伯固 立。其后 濊貊 率服,东垂少事。”

(3).泛指东方。《汉书·元帝纪》:“是以东垂被虚耗之害, 关中 有无聊之民,非久长之策也。”《艺文类聚》卷三引 南朝 宋武帝 《秋夜》诗:“局景薄西隅,升月照东垂。”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东垂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东垂”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古代汉语词汇,其具体解释需结合语境分析。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释义:

一、基本含义

  1. 东堂的阶上
    指古代建筑中东侧堂屋的台阶位置。例如《尚书·顾命》记载:“一人冕,执戣,立于东垂”,孔颖达疏解时提到“垂”为远外之名,此处指堂上东侧的阶上区域。

  2. 东部边境
    特指中原王朝的东部边疆,常见于汉代文献。如《越绝书》描述越国“自谓东垂僻陋”,《后汉书》记载高句丽“东垂少事”,均指东部边陲地带。

  3. 泛指东方
    广义上代指东方方位。例如《汉书·元帝纪》提到“东垂被虚耗之害”,南朝宋武帝《秋夜》诗“升月照东垂”,均以“东垂”指代东方。

二、语境与用法

三、现代应用

现代汉语中“东垂”已不常用,主要见于古籍研究或特定历史语境。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书》《越绝书》等原始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东垂》的意思

《东垂》是古代汉语词汇,意为"东方露水滴落",形容晨曦时分,东方天空中的朝霞被阳光照耀而滴下的水珠。这一词语常用于描述美丽的自然景色。

拆分部首和笔画

《东垂》的拆分部首为"土"和"口",拼音为"tǔ"和"kǒu"。其总计有14个笔画。

来源和繁体字

《东垂》一词源自《诗经》中的《秦风·衡门上》:“瞻彼淇澳,言采其蕨。未见君子,憔悴如也。”其中,“憔悴如也”一句中的“憔悴”是指手足、干燥的样子,而“如也”则是一种修饰语气的常用语法结构。后来,人们将“憔悴如也”引申为“东垂”的意思,用于描写晨曦时的美景。

在繁体字中,"东垂"的写法为「東垂」。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汉字写法中有许多变体,其中有些字符可能发生了演变。关于词语"东垂"的古时候写法并不是很明确,因为变体较多,没有确切的文献记载。然而,在古代文献和碑刻中,常可见到相关于"东垂"意义的描述,供我们参考和了解。

例句

1. 朝霞初升,东垂的水珠映照出一片美丽的景色。

2. 黎明时分,天空中的东垂令人心旷神怡。

3. 我走进公园,看到东垂的景象,仿佛置身仙境。

组词

东边、东方、东风、东海、垂直、垂钓、垂死、垂涎、垂询、垂帘等。

近义词

朝霞、晨曦、阳光、美景。

反义词

西斜、西落。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